刑法学 Ⅲ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刑法学 ⅢPPT

行为对象 —— 财物 现金、物品等 电、煤气、天 然气等 ? 普通盗窃罪的对象 ———— 他人占有的财物 有体物 财物 无体物 占有的理解: 1.客观的、物理的要素:针对财物的事实上的支配。 2.主观的、精神的要素:针对财物的支配意思 —— ①事实上的支配意思 ②潜在的意思:睡眠者、无意识者的占有 例1:梁某与好友强某深夜在酒吧喝酒。强某醉酒后,钱包从裤袋里掉到地上,梁某拾后见钱包里有5000元现金就将其隐匿。 例2:甲因饮酒过量醉卧街头。乙向围观群众声称甲系其好友,将甲扶于无人处,掏走甲身上1000余元离去。 例3:甲伤害乙,造成乙重伤昏迷。随后,甲发现乙身上有现金2000元及名贵手表,遂顺手掏走。甲的行为? 例4:死者的占有问题 杀害被害人后,产生取财的意思,取得死者的财物。—— 盗窃罪 3.社会规范的要素:在社会规范的观点上具有占有、使用、处分的可能性。 (1)财物所有者丧失占有,但当该财物转移为第三者占有时——遗忘在银行内的现金,或遗忘在宾馆房间内的财物。 (2)根据常识可以推知财物由他人事实支配 —— 农地里的作物,鱼塘里的水产品等 所有权与占有的关系及类型 1.所有者即占有者,基于无权者的窃取 典型盗窃罪 2.所有权与占有的分离,基于无权者的窃取 (1)基于权原的占有:借贷之物的窃取 (2)非基于权原的占有:违禁品或犯罪所得的窃取—— 盗窃罪 (二)客观要件 1.行为方式:秘密窃取他人占有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 秘密窃取:行为人自认为不会使被害人发觉的方法取得财物。 (1)秘密:①主观性 —— 行为人采取不为人知的方法(至少是自己认为) ②相对性 ——针对被害者而言 ③隐秘性 ——不被发觉、不为人知 案例15:被告人邵某于白天并在道路施工现场包括施工人员在内的所有人员注视下,公然用吊车、装载机等运输工具将公路设施上的金属材料运往回收站变卖,而正在工地施工的人员以为邵某等是另一施工队,遂未加理会。 案例16:甲进入乙家行窃,听到有异响的乙某暗中察觉到了甲正在实施盗窃行为,但唯恐惊动甲会因此招致伤害故未加阻止,一直等到甲离开后才报警。 (2)窃取:违背被害人意志,将他人占有财物转移至自己或第三人占有。 ① 窃取 占有1 占有2 ② 占有1 丧失 排除他人对财物的占 有1,通过窃取建立新 的占有2 财 物 所 有 人 行为人 所 有 者 行为人 财 物 欺骗型盗窃 例1:甲与乙一起乘坐火车旅行。火车在某车站仅停2分钟,但甲欺骗乙说:“本站停车12分钟”,乙信以为真,下车购物。乙刚下车,火车便发车了。甲立即将乙的财物转移至另一车厢,然后在下一站下车后携物潜逃。甲的行为构成? 例2:甲路过某自行车修理店,见有一辆名牌电动自行车(价值1万元)停在门口,欲据为己有。甲见店内货架上无自行车锁便谎称要购买,催促店主去50米之外的库房拿货。店主临走时对甲说:“我去拿锁,你帮我看一下店”。店主离店后,甲骑走电动自行车。甲的行为构成? 调包型盗窃: 例1:甲在柜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