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的建与管理.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工气道的建与管理

人 工 气 道的建立与管理一、人工气道用途保证呼吸道通畅正压通气清理呼吸道隔离通气二、人工气道的种类面罩、鼻罩(延长的人工气道)口咽通气道、鼻咽通气道喉罩气管食管联合导管单腔气管导管双腔气管导管UNION 管气管造口导管三、非确定性人工气道技术手法开放气道适用于心肺复苏昏迷患者。操作要点:左图为提颏法,右图为双手抬颌法向前上推举下颌。舌 后 坠鼻咽通气道适用于舌后坠昏迷病人,对清醒病人会引起喉痉挛或呕吐。操作要点:鼻腔润滑后,经一侧鼻孔插入,直至感觉管尖已通过鼻咽部后面的转角,再向前送管,直到有气流冲出。舌 后 坠口咽通气道本法适用于牙关有一定松弛度的昏迷患者。操作要点:患者仰卧,开口,口咽管凸面先向下插入后再旋转到适当位置,使凹面向下直达咽部,有气流冲出说明位置正确。并发症:口腔损伤,舌阻塞气道。口(鼻)咽通气道 + 面罩 + 正压通气喉 罩困难气道的常用方法◆是处理困难气道的推荐 方法之一◆不需暴露,盲探置入◆用于困难气道作用更佳◆安全时限2小时 即使位置不佳,多数情况也可保持良好的通气效果适用于非专业人员操作及困难气道(如颈椎骨折)。操作要点:采用标准插管位,患者张口、喉罩远端气孔面朝前,气囊尖端贴着上颚滑行推进,直至感到有特征性阻力,提示到达上食管括约肌。松手,用10-30ml空气将气囊充气。并发症:反流误吸。气 管 食 管 联 合 管适用于多种场合使用,易于掌握。操作要点:将该管盲插到标志刻度线到达牙齿,将蓝色咽气囊冲入100ml气体。通过较长的蓝色导管通气,检查如有效,则提示该管已插入食管,继续用该管通气,如未闻及呼气音,未见胸廓抬起,则提示该管已插入气管,改用另一短管通气。并发症:气道、食道损伤。四、确定性人工气道技术经口气管插管经鼻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五、人工气道管理1.气管插管护理防脱出(翻身、烦躁)、对刻度、胶布(加布带)妥善固定(布带以一指为宜)、严交班保证双侧呼吸音对称2.气囊护理 低压气囊:小于25mmHg,注气倒鼻尖硬度 放气:24小时一次,每次5-10分钟,进食前 放气,后充分吸痰五、人工气道管理3.气管切开护理体位:气切后保持颈伸展位固定套管:防牵拉,双带固定,容1-2指松紧防局部感染:气切处换药,每日2次,随湿随换;金属内导管清洗消毒3次/日拔管:先堵管48小时,无呼吸困难拔管,切口消毒后缝合或蝶形胶布拉拢五、人工气道管理4.保持气道通畅湿化:包括蒸汽湿化、气管内直接滴湿法、人工鼻等胸部物理治疗:包括体位引流、翻身、拍背、扣背、振颤法(人工或机器)人工气道吸引:a.吸氧前后2分钟纯氧防低氧血症;b.吸痰负压=6.67kPa;c.吸痰时间10-15秒,无菌,轻柔;d.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五、人工气道管理5.无创机械通气面罩护理:合脸型,1指松紧减少漏气,间歇松开防面部压伤呼吸道护理:体位半卧、半坐,保持气道通畅;加强湿化,温度28-32℃相对湿度100%,多饮水;鼓励排痰,必要时经口鼻导管吸痰谢 谢!!!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