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风的预防和康宣教
脑血管病已成为第一位的死亡原因 卫生部2008年公布的我国居民死亡原因排序中,脑血管病已成为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死亡率高于欧美国家4~5倍,是日本的3.5倍,甚至高于泰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我国脑中风死亡率是心肌梗死的4~6倍。脑中风不仅仅造成人类健康损害和生命威胁,还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经济和社会负担,带来的经济负担是心肌梗死的10倍。 脑中风危害十分严重 据统计,致死性脑中风占27%,而大部分脑中风病人存活且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残疾。我国学者研究表明,我国复发性脑中风的比例高达37%~40%,25%~33%脑中风患者将在3~5年内再次发作。这些数据都反映了脑中风危害的严重性 挽回“缺血半暗带”是关键 一旦动脉发生堵塞,脑细胞便不能产生足够的能量,核心区域的脑细胞一般在几分钟内就会停止工作,并很快坏死,脑细胞一旦坏死则不可修复,那么,在核心区域周边有一个区域,医学上称其为“缺血半暗带”, 该区域的脑细胞在缺血发生以后暂时处于过渡期,如果能及时恢复血运,脑细胞可以存活,而如果继续缺血则可能发生脑细胞坏死,我们对脑中风患者进行抢救的重点也就是要挽回这部分“缺血半暗带”的脑细胞,使其向好的方面转化,而不至于发生坏死。 溶栓应在中风最初的3小时内 促使这部分“缺血半暗带”脑细胞向好的方面转化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早期溶栓治疗,使血栓溶解、动脉重新开放,血流顺利通过。但溶栓的时机是有限的,有一个严格的时间窗,即发生缺血性脑中风的最初3小时内,大部分患者的溶栓治疗是有效的; 3~6小时部分患者可能有效;即可使堵塞的血管再通,脑组织功能不会严重受损,后遗症很少或无;如超过6小时再进行溶栓治疗则意义不大,此时脑细胞已经发生不可逆性坏死 遗憾的是,由于诸多原因,目前,我国99%的患者在3~6小时内都不能到达医院而得到有效的溶栓治疗,即使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早期溶栓率仍然相当低。希望通过更多的宣传,让普通人群对脑中风防治知识有更多的了解,从而使更多的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溶栓治疗,减少致残和死亡。 脑中风的预防更为重要 相比脑中风的治疗而言,对于脑中风的预防更为重要。早在1500年前药圣孙思邈在其《千金要方》中就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为降低脑中风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为降低脑中风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对高危人群进行普遍筛查,并推广ABCDE防控策略(A:抗栓治疗;B:控制血压和体重;C:降低胆固醇、戒烟、开展支架及颈动脉内膜剥脱术;D:控制糖尿病、饮食调整;E:健康教育、体育锻炼、定期查体),即加强对高危人群的治疗和教育,避免脑中风的发生,惠及广大民众。 早筛查是重要的防控措施 对于已有脑中风基础血管病变的高危人群来讲,及早筛查出病因及病变程度,并予适当的干预。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中风重要原因之一 在以往的脑血管病防控工作中,我国人群普遍重视了对高血压的控制,随之脑出血的患病率在减少,但对导致缺血性脑中风重要原因之一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的血管狭窄认识和重视不足,因此,大量缺血性脑中风前期患者未被及时发现并给予有效的干预。 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查方法较简单 其实,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查方法比较简单,且费用低,颈部动脉血管B超检查就可发现绝大部分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及狭窄患者,并可判定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和血管狭窄程度,狭窄严重者易发生。 中风的危险因素 2、哪些因素容易导致中风? 与中风发生有关的因素通称为危险因素。国内外对中风的危险因素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并将中风的危险因素归纳为如下3类: 第一类:无法改变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或民族、家族遗传史。随着年龄的增长,中风发病的可能性会增加,男性高于女性,黑人高于白人,家族中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发生中风,家庭成员发生中风的可能性也增加。 第三类:有望改变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肥胖、体力活动少、高脂饮食、酗酒、血液高凝状态等。这些因素经过控制或治疗后有希望使中风发病的可能性下降,但目前的研究还缺乏确凿的证据。 低于75分是中风的高危人群 具有上述一个或数个危险因素的人群通称为易患人群。国内最新的研究发现,在上述易患人群中进行血液动力学检测,约30~35%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明显异常,表现为脑血管功能积分值低于75分。这些个体中风的危险性增大,他们是中风的高危人群。 病变较轻、进展速度较慢者,不会出现明显的脑供血不足,发生中风的可能性也较小;病变较重者,会出现脑血管明显狭窄或形成小动脉瘤,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刺激时,会在脑动脉内形成血栓,造成脑梗死(缺血性中风);或者脑动脉破裂,造成脑出血(出血性中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3-【电力市场概论】赖晓文(2).pptx VIP
- 民用建筑通用规范GB55031-2022(完整清晰版).pdf VIP
- 07SD101-8 电力电缆井设计与安装国标 建筑图集 汇编 .docx VIP
- (高清版)ZT 0285-2015 矿山帷幕注浆规范.pdf VIP
- ruking儒竞HERO系列伺服系统用户使用手册.pdf
- Vue3 TypeScript 快速上手手册.pdf VIP
- 肾挫伤的护理.pptx VIP
-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阶段练习.pdf VIP
- 北京大学离散数学课件第15章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pdf VIP
- 2021中国制冷展-工业深度除湿技术及节能.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