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公益广告展探究
中国公益广告发展探究
?
摘 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社会公益事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部分,公益广告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提升民众文化道德水准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试从我国公益广告发展现状入手,概括总结了我国主流媒体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中国公益广告事业做出的贡献,提出公益广告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及解决途径,以期使中国公益广告发展取得更大成就。
关键字 公益广告 发展 媒体 作用
公益广告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初的美国,亦称公共服务广告、公德广告,是为公众服务的非盈利性广告。中国通过电视媒体播出公益广告,最早出现的是1986年贵阳电视台摄制的《节约用水》。随后,1987年10月26日,中央电视台首次在黄金时间开播《广而告之》栏目播放公益广告,这种被称为“公益广告”的广告新类型开始走入普通百姓的生活。公益广告虽然不像商业广告那样一字千金,却以极强的亲和力在传播着社会文明,倡导着健康的社会风尚。
一、中国公益广告发展现状
(一)中国公益广告的开始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广告成为我国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公众开始客观地审视广告的积极作用和负面作用,要求广告承担起社会公益责任,于是展现广告积极作用的公益广告应运而生。而“改革开放起步七年后,公益广告迎来了历史发展的机遇”[1]。
1986年,贵州持续干旱造成严重缺水,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的节水意识,贵州市节水办公室与贵阳电视台合作,采用电视艺术的表现手法制作了“请君注意节约用水”的广告,这就是我国出现的第一条电视公益广告——《节约用水》。不同于以往党政机关宣传作品采用的平面和广播媒体,侧重说教,表现简单直白,《节约用水》运用解说说明水的重要性,运用电视画面表现水资源匮乏的重要性,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该公益广告播出后,引起了当地市民的强烈反响,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据统计“在当年第四季度,贵阳市自来水消耗比上年同期减少了47万吨” [2],自觉节水的意识走入千家万户,公益广告首次发挥了强大的作用。这则电视公益广告在我国的公益广告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开启了我国电视公益广告发展的序幕。
1986年,在中广协电视委员会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优秀电视广告评选”活动中,对贵州电视台创作的《节约用水》,评委们一致给予好评,并授予一等奖。唐忠朴作为专家评委对获奖广告进行讲评时,提出了“公益广告”的概念,指出“它不同于商品广告、企业广告和服务广告,是电视广告中的新类型,它的出现代表着我国电视广告的新发展,应该引起重视” [3]。
公益广告由此成为了宣传优良道德风尚、倡导精神文明的有效方式,它契合全社会对于道德素养日渐地下、信仰危机、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思考,表达了社会大众的舆论评判,弘扬了高尚的社会行为。此后,我国公益广告开始由点向面地发展起来。
(二)媒体及企业对公益广告发展的推动
在我国公益广告的起步阶段,媒体成为推动公益广告发展的主要力量。1987年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段开办的第一个公益广告栏目《广而告之》,定期播出公益广告,揭开了我国公益广告发展史上新的一页。《广而告之》创作播出了一批主题鲜明、生动活泼的公益广告,其中影响较大的有《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啊!真对不起》、《别挤了》、《救救孩子》等,通过反映热点问题吸引人们广泛关注,从而发挥其作用,促进一些社会问题得到关注和解决。国家级媒体开办公益广告栏目,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各地电视台也纷纷播出公益广告片,开办公益广告节目,激发了全国电视媒体参与公益广告的积极性。
随着广告市场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一些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加强,不少企业认识到公益广告是提升自身社会形象的有效方式,开始逐步参与到公益广告运行当中。自1993年,孔府家酒厂、海尔集团、联想集团等企业开始以承担广告制作费用的方式加盟《广而告之》,缓解了央视广告部制作经费的压力,同时也借国家级的媒体平台宣传了自己。企业参与为公益广告注入了活力,也为公益广告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支撑。
从1989年开始,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和中国广告协会电视委员会主办的“全国电视广告‘印象奖’(所谓“印象奖”是指广告作品小而短,一眼看上去就能给人深刻印象的好作品)”,首次设立了公共广告类奖项,公益广告首次从商业广告评选中分离出来,成为单独的奖项系列。评选奖项的单独设置,激发了公益广告的创作热情,有利于提高公益广告的质量,改善媒体播放的公益广告作品单一重复的状况。在1990年4月第四届电视广告“印象奖”评选中,福建电视台《电子游戏》、中央电视台《安全交通系列节目》、《养成好习惯》、《广而告之》、重庆电视台《保护线路》等公益广告作品获奖,由此揭开了公益广告评奖的序幕。
从1996年到1998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全国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艾梅乙医学ppt课件.pptx VIP
- 海姆立克急救法(完美版)课件.pptx VIP
- 锂离子电池不良失效分析系列压差大.pptx VIP
- 《童年》阅读评测试题(附答案).pdf VIP
- 英语常用词根词缀表(排版整齐).pdf VIP
- 【小升初】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下学期新七年级分班真题数学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TD∕T 1087-2023 主体功能区优化完善技术指南.pdf
- 优秀备课组评选方案.docx VIP
- 稳定币发展十年:趋势、应用与前景.docx VIP
-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石室联合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分班(奖学金)模拟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