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种基于位置信息的无线移动数据传输模式研究
摘要:该文针对目前移动节点在下载数据时仅仅充当数据消费者的角色,无法为其他节点提供数据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位置信息使移动节点能够利用其自身的能力为附近节点提供数据下载的模式,实验结果表明该下载模式能够降低网络的负载同时提高网络的性能。
关键词:无线网络;P2P;位置信息;自组网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9-2086-03
Research on a Location-Based Mode of Wireless Node Data Transmission
HUA Zhou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Xinjiang University, Urumqi 830046,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at to wireless node currently at download data only act as the role of data consumer, cant provide data for other nodes, put forward a kind of the ability which makes use of a position information and can make to move the node make use of its oneself to provide the mode of data download for the nearby node, the experiment result enunciation this download modecan lower the load of network and raises the performance of network in the meantime.
Key words: wireless network; P2P; location information; mobile ad hoc networks
1 概述
近年来移动设备诸如智能手机、PDA等发展十分的迅速。移动设备不仅在处理速度上越来越快,而且其存储能力也越来越强。移动设备加入定位功能也很常见,如GPS、短信定位等技术。同时移动设备在获取数据的方式上也越来越多,如BLUETOOTH 、WIFI等。目前我国3G牌照的已经发放,3G业务也逐步推广,加之移动设备自身数据处理的能力的提高,使得移动设备的应用不断的丰富,大量的台式应用转移到移动设备上,如IM类、VOIP、WEB等等,甚至是P2P的应用也开始转移到移动设备上。关于这个方面的研究目前也是一个新的热点,很多的研究人员开始研究如何实现移动的P2P网络[1],一些研究人员及机构目前已经实现了有关的模型。这些模型多数是利用现有固定的Internet的P2P网络加上一些代理使移动设备通过这些代理进入到P2P的环境中[2]。如图1。一方面多数情况下该种方式的移动设备完全是一个数据的消费者[4],它只是从代理上取得数据而没有转发任何的数据给其他的移动设备。而在实际中多数用户通过GPRS等访问Internet,访问速率又不高。例如GPRS采用CS-4编码时实际接入速度在30-40kbps,这种接入速率不能满足用户访问多媒体数据,而目前3G网络BS在处理大量访问Internet请求时其提供给每个用户的带宽则会很快下降。另一方面BUETOOTH、WIFI等,仅从这两种技术的覆盖范围上来说,WIFI可以覆盖上百米,而BLUETOOTH也可以覆盖十几米。针对以上的问题及特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位置的数据访问机制,用以提高QOS,提高用户体验度,降低数据访问成本。
2 模型研究
移动P2P应用很多集中于手持设备的流媒体文件的传输上,在这些流媒体数据承载的各种应用上。有些应用对实时性的要求非常的高,如voice over ip 、直播等。一些学者也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如GRANOLA。 另外一些研究人员利用JXTA[3,5]平台实现了类似的应用,这些结构均只将MH当做一个数据的消费节点,并没有发挥出MH自身可以复制并转发数据的能力。在某些环境中,如直播情况下,多人共同观看一个视频,没有利用这些MH之间可以相互发送数据的通道,降低了用户的体验程度,浪费了带宽。在下一节本文提出一个移动用户自行组建本地网络的方法。
2.1 移动局域P2P网
如图2在这个模型中MH通过代理P2P网络或者是GPRS网络,通过wifi/Bluetooth等短距离传输方式构建本地点对点网络具体构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