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对《郝尔辛基宣言》的认识.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郝尔辛基宣言》的认识

对《郝尔辛基宣言》的认识 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药理学教授Chaunceey Leake认为:“真正的医学伦理学是基于伦理学理论并用之来处理医患之间、医生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医学伦理学的的定义上说:医学伦理学是一般伦理学原理在医疗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是应用一般伦理学的道德原则来解决医疗实践和医学科学发展中人们相互之间、医学团体与社会之间关系而形成的一门科学。 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医学道德。包括医德的基本理论、医德的规范体系、医德的基本实践和医德难题。我国有着医学道德的优良传统,《帝王世纪》记载“伏羲制九针,以拯夭枉”,《淮南子.修务论》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次之时,一日而遇七毒”标志着我国医德萌芽的产生;在周代出现了最早的专职医生,并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医事制度。据《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科,“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并提出医者“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标志着我国医学道德观念的趋于形成;战国时期《皇帝内经》明确提出了“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的朴素而又鲜明的人道主义观。在《素问.四失论》中指出“受师不卒,妄作杂术,谬言为道,更名自功”;“精神不专,志意不理,外内相失,故时殆”,严肃指责了医术浅薄,仅为谋功求利的不良医风。 古代医家明确提出“医乃仁术”,把“济万民”作为医学的目的。我国临床医学理论始祖——东汉时期的张仲景,他在“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写下《伤寒杂论》,指出医药方术“上可疗君之疾,下可救贫贱之厄,中可保身长命在”,并提出一个好的医生应该是“知人爱人”、“留神医药”、“精察方术”。 我国医学道德的优良传统是历代医家的崇高品质与艰辛医疗实践的结晶。 一、仁爱救人,终于医业的事业准则 古代医学要求医家必须为仁爱救人而学医。宋代林逋在《省心录.论医》中说:“无恒德者,不可以做医,人命生死之系也。”历史上有“不为良相,当为良医”之说。 二、不为名利,一视同仁的医德品质 三国时期的医家董奉“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奉每年货杏得谷,旋以赈救灾乏。”故今人们将我国中医界别称“杏林”,“杏林春暖”“誉满杏林”成为赞美医生美德的成语。 不为名利,正如孙思邈所说:“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贫贱富贵,长幼妍,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三、一心赴救,送医上门的从医态度 四、刻苦专研,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 虚心好学的治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是“仁爱救人”的基本条件,把努力提高医疗技能看做是医德的一个重要方面。学医者要“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这种对医术的刻苦专研,表现在临床上必然是精益求精,临床治病,总是专心精一,认真诊查,谨慎施治,力求做到“无一病不穷究其因,无一方不洞悉其理,无一药不精通其性”。 五、稳重端庄,宽和温雅的仪表风度 《郝尔辛基宣言》是一份伦理原则的声明书,为医生和其他从事人体医学研究的人员提供指导。我们在实践中应做到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隐私和尊严。遵守医德规范和法律规范,让患者或受试者的知情同意权的到保护也是保护我们自己! 最后,让我们一起遵守医学道德规范,做一名合格的好医生或医学工作者!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