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酬赠诗四首_教学课件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曲选读概要.ppt

高中语文~酬赠诗四首_教学课件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曲选读概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酬赠诗四首_教学课件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曲选读概要

酬赠诗的概念:酬赠诗是古代文人用来交往应酬的诗歌或者赠给亲友同人的作品。与今人靠酒肉交友不同,古人以诗交友,以诗言志,因此常常把诗歌作为结识朋友的手段,朋友之间常常互相唱和,此谓“酬唱”,而有所感受,有所表达,有所思念时,也常常赠诗给亲友,以明其情志,此所谓赠诗,二者并称“酬赠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其中的优秀作品。 酬赠诗特点:表达委婉曲折,常用比兴手法 鉴赏酬赠诗的步骤    1、“读清”全诗   2、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   3、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   4、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 5、把握诗词的主旨。 学习目标: 1、能够简要地说出张籍、朱庆馀的基本情况。 2、能够正确读写并解释诗中的词语;了解酬赠诗的基本特点。 3、通过《近试上张水部》《节妇吟》进一步学习比兴手法; 4、理解比喻创新是诗意创造的主要路径,而新奇的比喻产生于独特的生活体验和激情。 教学时数:1课时 近试上张籍水部     酬朱庆馀     朱庆馀       张籍   洞房昨夜停红烛,   越女新妆出镜心,   待晓堂前拜舅姑。   自知明艳更沉吟。   妆罢低声问夫婿,   齐纨未足时人贵,   画眉深浅入时无。   一曲菱歌敌万金。 注:朱庆馀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1)两首诗都继承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它们共同采用了诗歌传统表现手法中的哪一种?请从两诗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2)从内容看,《近试上张籍水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酬朱庆馀》表明了诗人怎样的看法?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秘书省校书郎。此诗约作于宝历二年,诗题一作“闺意献张水部”。近试,临近考试。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知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名公巨卿之门,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作品,称为“投卷”。向礼部投献的称“公卷”,向达官贵人们投献的称“行卷”。投献的作品,有诗,有文,也有最能表现史才、诗笔、议论的小说。张籍时任水部员外郎,以擅长文学而又乐于奖掖后进闻名于士子之中。 一、作家作品 二、背景介绍 此诗作者在此之前已将自己的许多诗稿“投献”给备受白居易推崇的水部员外郎张籍,张籍看了他的诗稿,挑选了最好的二十六篇广为推荐,这为朱庆馀日后登科及第打下了基础。 临近考试,朱庆馀又想起了这位“恩公”,还要请恩公多加关照,但又不便明言,于是借闺房情事来隐喻考试,自比将要见公婆的新娘,把张籍比作新郎,把主考官比作舅姑。尽管“丑媳妇总要见公婆”,但见之前还是有几分怯意和紧张的,“夫婿”终日和“舅姑”生活在一起,对他们的审美趣味是熟悉和了解的,还是问问他吧。此诗含蓄委婉,既表达了求助之情,又用比喻套了近乎,而且还进一步表现了诗才。 (1)两首诗都继承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它们共同采用了诗歌传统表现手法中的哪一种?请从两诗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运用了“比”的手法。朱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官;张诗以越女和采莲姑娘比朱,以“齐纨”比他人的平庸作品,以“菱歌”比朱的作品。 (2)从内容看,《近试上张籍水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酬朱庆馀》表明了诗人怎样的看法? 《近试上张籍水部》表达了作为应试举子在考试前不安和期待的心情。 《酬朱庆馀》表明张籍对朱庆馀才能的肯定,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 堂练: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 1)节妇拒绝第三者的追求时,她给出了哪些理由呢?请你结合诗句回答。 2)女主人公拒绝“君”时,说法非常委婉, 强调自己“还珠”实在迫不得已,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结合资料信息和课本注释,看看这首诗表层内容与实质内容之间是怎样对应的? 一、作家作品 张籍(766?—830?)字文昌,苏州吴人,或曰和州乌江人。贞元十五年登进士第,任国子博士,后为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世称“张水部”、“张司业”。有《张司业集》。其作品多为古风和乐府,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 后来元稹、白居易所发起的“新乐府运动”其实就是从他们这里开始的。 节妇吟,乐府诗题,题下原注:“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等头衔,是炙手可热的人物。为巩固和扩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