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中酸碱对药的配伍化学研究.PDFVIP

中医方剂中酸碱对药的配伍化学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方剂中酸碱对药的配伍化学研究.PDF

第34卷第15期 Vol.34,Issue 15 2009年8月                             August,2009 ·综述 · 中医方剂中酸碱对药的配伍化学研究 1 1 1 2 1 1 1 裴妙荣 ,段秀俊 ,裴香萍 ,宣春生 ,王晓英 ,赵丽娜 ,张淑蓉 , 1 1 刘炳辰 ,王世民 (1.山西中医学院 中药系,山西 太原030024; 2.太原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山西 太原030024) [摘要] 中医方剂中酸碱对药的配伍化学研究是中医方剂研究的重要领域。本研究概述了从酸、碱性成分化学类群着 手对含酸碱对药的方剂配伍作用研究的思路、方法;分析了研究结果;阐述了研究的意义;并对本领域研究做了展望。 [关键词] 酸碱对药;中医方剂化学;配伍   对药又称药对,系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以增强疗效的 类群着手对对药及与之相应的方剂进行研究,不仅在具体对 2味药组方治病。对药是中医临床常用配伍方式,许多著名 药研究的点上深入,还抓住含酸碱对药方剂中成分酸、碱性 方剂的组成中包含有 1对甚至多对对药。历史上有关对药 的共性问题,从面上寻找规律,是对药乃至方剂化学研究的 的专著有《雷公药对》、《徐之才药对》和《新广药对》,可惜均 又一新思路。 已亡佚。现代山西吕景山先生著《施今墨对药》,收编对药 1 酸碱对药的概念及早期学者对酸碱对药的关注 370余对,分为24类,对其先师施今墨及前人经验进行了整 1.1 概念 [1] 理 。20世纪末,有学者梳理和总结了《伤寒论》、《金匮要 有相当数量的中药含有羧酸类、酚类成分,这些成分具 [15] 略》等经典医著应用对药的理论、经验及其规律 ,也有人 有不同程度的酸性,笔者把这些中药称作酸性药,如甘草、大 [6] [7] [8] [9] 对不同药材如牡丹皮 、大黄 、苍术 、川芎 、益母 黄、黄芩、山楂等。当然,这里的酸性药不等于传统中药药性 [10] 草 等与其他药味组成的常用对药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 理论中所讲的酸味药。还有相当数量的中药含生物碱类成 分析探讨,说明了对药现代临床应用的普遍性。进入21世 分,生物碱具有不同程度的碱性,把这些中药称作碱性药。 [1112] [13] 纪,人们采用 GCMS法分析桃仁红花 、桂枝羌活 、 如麻黄、附子、黄连、黄柏等。在中医方剂中常常见到酸性药 [14] 荆芥防风 等对药,发现了对药与组成该对药的单味药成 和碱性药同处一方配伍应用的情况,且这种情况还不在少 分上的区别,从物质基础角度阐释了对药配伍的重要意义。 数,如附子与甘草的配伍,仅在伤寒方中就有四逆汤、通脉四 越皓等采用电喷雾质谱法分析附子不同对药配伍中生物碱 逆汤等多首。黄芩与黄连在葛根芩连汤中、大黄与黄柏在大 的成分变化[15],探索经过对药配伍降低附子毒性的机制。

文档评论(0)

sunguo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