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讲源远流的中国玉器:中国玉器发展简史
(六) 生活用器 指一些玉制器皿。最早的玉制器皿出现在商代,如玉簋。战国秦汉,常见的玉器皿有:玉角杯、玉卮、玉奁、玉灯、玉羽觞,与同期的陶、铜、漆器形制相同。唐宋以后,玉碗、碟、杯、瓶、文具、酒具都有玉制品,仿古玉器皿也在这以后开始制作。 白玉八瓣花形杯 唐 玛瑙羚羊首杯 唐 玛瑙钵 唐 (七) 陈 设 有玉山子、玉屏风、花插、香熏、玉兽等。玉陈设虽以清代多见,但商周时的一些无穿孔小件圆雕玉器也可能是玉陈设。有些仿古玉器皿也是为陈设而制。 1、玉山子:所谓玉山子,即以玉雕成一座小山,上面雕以树木、房舍、人物,以园林型和山水画型题材居多,因为是小型化了的立体山水,故称“山子”。明清时才出现这种造型。玉山子以清代最为有名,如“大禹治水图”等。 2、文具:文房用具。如笔筒、镇纸、笔架,都有用玉为材制成的。 (八) 杂 器 不能归入以上几类的器物,归入杂器。比较常见的有带钩、如意、璇玑、刚卯、玉带、玉剑饰等。 1、带钩:用在服带上之钩,主要是缀在腰带上钩挂佩物,器身略呈“S”形,一端有钩,背后有柱。最早在战国早期墓葬里即出土有玉带钩,因此它不是一般认为的由战国中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后,中原内地服饰发生了大的变化,带钩才、大量出现在中原的。 2、璇玑:从汉代起,人们认为所谓“璇玑”是观测天象用的仪器。后人将一种璧形、外廓周围有向外顺向凸出尖角状的玉器称为“璇玑”。另有一种意见认为该器是从璧演变而来,其真正用途尚待进一步研究。 3、刚卯:四方柱体小玉器。为便于佩带。自顶至底有通心穿。方柱体四面每面有字2行,共计34字:“正月刚卯既夹,灵殳四方,赤青白黄、四色是当。帝命祝融,以教夔龙,疗蠖刚瘅,莫我敢当。”刚卯取文中首句刚卯二字。汉代盛行佩刚卯,当时人认为它有辟邪压胜的作用。 包金嵌玉银带钩 战国中期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八) 杂 器 4、玉如意:形体长条。呈S形,象勺之形状,有一长柄,柄前有一扁圆形结。如意在魏晋时已产生,但以明清两代最多。 5、玉带:此处特指束衣所用之玉带。由若干厚薄不一的小玉板组成。每一块玉片为长方形,方形或半圆形。带板用玉起源于南北朝。各级别官员使用不同规格、数量的带板,从唐代起已有严格规定。玉带所用之玉板制作精致,常雕有纹饰。 6、玉剑饰:装饰在剑和剑鞘上的玉件,有标、璏、琫、珌等。标:是指刀室末端即剑柄或剑鞘下端饰玉。璏:剑格饰玉。珌:装饰在剑鞘口琫对面的小方玉。琫:剑鞘口饰玉。 玉剑珌 西汉 河南省商丘市博物馆藏 二、历代玉器总体风格鉴赏 各个时代玉器的种类、名称、形制、花纹、工艺特点等等都受到时代风尚的深刻影响,打上时代烙印,一个时代的各种玉器合拢,又有总体的风格,这些在鉴赏玉器时是必须了解的。反过来,了解了总体风格,既便于考察成群成组的器物,也更加有利于科学鉴赏个别的单件玉器。 (一)史前文化的玉器 玉器的孕育阶段 距今8000~5000前,是中国史前各地新石器文化蓬勃发展时期。玉器在这个时期的早期阶段已经孕育。最早的玉器见于距今约7000~8000年前的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等地的兴隆文化遗址中,稍后的沈阳新乐文化(距今约7000年前)遗址中,中原黄河流域河南中部的裴李岗文化和山东大汶口、苏北邳县大墩子、新沂花厅青莲冈文化遗址和墓葬中,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的一些遗址中以及长江下游浙江的河姆渡文化、稍晚的马家浜—崧泽文化遗址墓葬、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都出土有玉器装饰及生产工具。 (一)史前文化的玉器 1、玉器孕育阶段的几个特征: ①除仰韶文化、大溪文化出土玉器较少外,其它各文化均有精美的玉石磨制器物出土。 ②都有玉石不清的现象,即当时的玉器用材,并无严格、统一的要求。辽河流域的各文化玉器以绿岫岩玉最多,其次有墨玉、青玉、玉髓、煤玉等。黄河中下游则仅绿松石、水晶、粗玉等几种。长江下游早期以萤石、粗玉,稍晚则用透闪石,阳起石、蛇纹石,质地较细润,颜色多呈绿色。玉材硬度多在5以下。 ③玉材多为当地所产,够得上软玉的玉材几乎没有。玉材的硬度多在4~5之间。 ④玉器一开始出现,就表现出一定的共性,如,在辽河流域、内蒙古、长江和黄河流域都有玉璜;各地的玉器都有相当数量的装饰品。差异主要表现在:北方以工具为多,南方则以饰件为主。我们的祖先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就选择了以玉作为装饰品,这既与地理特产有关,又说明从那时起已有了共同的审美心理。揭示出在中国广大土地上的史前文化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和影响。 ⑤在刚制作玉器的一、两千年内,因生产力低下、琢玉工具不够锋利、工艺不够完善、经验也不多,原始人的审美能力低下,对美的要求也不高,所以,这一时间的玉器,器形简单,仅是一些圆形、弧形器,且以小型为主,如玦、环、珠、管、璜等。加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