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教学指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推敲教学指导.doc

  11、推敲   一、导航台   课文主要内容及全文思路导读   写文章的时候,老师常提醒你,遣词造句时要多加琢磨,好好推敲。那你知道,“推敲”这个词是从哪儿来的吗?   汉语词汇有些来自于某些典故,“推敲”就是其中的一个,它指的是写文章时斟酌字句,反复琢磨,但它的由来却与一个有趣的故事相关,了解了这个故事,对这个词语意思的理解就更加深刻和难忘了。   《推敲》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唐代著名诗人贾岛为了斟酌诗句中的一个字,不知不觉闯入了韩愈的仪仗队,又在韩愈的帮助下,确定了这个字的故事,表现了贾岛反复吟咏、认真琢磨的诗人形象,也为文坛留下了一段佳话。   全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1自然段,引出贾岛。点明他出生的时代及他的身份。   第2自然段,讲述“推敲”这个故事的由来,情节颇为生动有趣。   第8自然段,点题,说明“推敲”一词现在的意思就是由上面的故事引申而来的。   学了这篇课文,我们认识到贾岛是一个创作认真、喜欢推敲的人。   二、精品屋   课文精彩片断欣赏   第二天,贾岛独自骑着毛驴返回长安。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   欣赏:   这一段抓住贾岛骑在毛驴上的动作进行细致的刻画,写出了贾岛创作时的专注、认真,以及他对诗歌创作的痴迷,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潜心苦吟而旁若无人的诗人形象。难怪贾岛要被人称为“苦吟诗人”。   三、金手指   表达方法提示   以事件的发展过程为序   以事件的发展过程为序,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过程进行叙述。   《推敲》这篇课文,就有头有尾地完整地叙述了“推敲”这个故事的经过。   事件的缘由:贾岛去长安郊外拜访朋友,没有遇到,写下一首《题李凝幽居》。   事件的发生:第二天,贾岛返回长安,感觉昨夜即兴写成的诗中“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想改成“敲”,一路骑驴吟咏,反复比较。   事件的高潮:只顾吟诗的贾岛误闯韩愈的仪仗队,被差人带到韩愈面前。   事件的结局:韩愈与贾岛相互切磋,选择了“敲”。   有时候,事件的记叙还可以加上“尾声”,也就是说事件结束之后发生的、和事件相关的事。“推敲”这个事件的尾声,就是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为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这样,以事件发展顺序安排材料,而且巧妙地运用了一些表示时间变化的过渡词,如“一天”、“第二天”、“这时”、“接着”、“后来”等,文章层次分明,条理非常清楚。   四、益智园   创新与实践   1、 这个故事比较富于戏剧性,那就组成小剧组,把它排演出来吧!   2、韩愈、贾岛都是比较有名的诗人,像这样发生在诗人之间的故事还有很多,你也去找一个,讲给大家听听。   附课后练习4提示:   即使……也……即使明天下雨,我也要赶到体育馆进行训练。   五、万花筒   相关资料   1、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元和五年(810)冬,到长安,拜见张籍。第二年春,到洛阳,拜见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来还俗,好几次屡考进士都没考取。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   2、贾岛诗赏读:   剑客(一作述剑)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搞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3、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北魏贵族后裔,父仲卿,为小官僚。韩愈3岁丧父。7岁读书,13岁能文, 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次都没考上。   直到25岁。   韩愈一生,在政治、文学方面都有所建树,而主要成就是文学。由于他和柳宗元等人的倡导,终于形成了唐代古文运动,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他的诗歌有独创成就,对宋诗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4、爱推敲的果戈理   果戈理是杰出的讽刺作家。著名的长篇小说《死魂灵》和讽刺喜剧《钦差大臣》就是他写的。   果戈理总是每天一大早就开始写作。他说:“必须每天写作。如果有一天没有写,怎么办呢?…没关系,拿起笔来,写:‘今天不知为什么我没写’,‘今天不知为什么我没写’。把这句话一遍一遍地重复下去,等到写得厌烦了,你就要写作了。”   他认为,一个作家应该像画家一样,身上经常带着铅笔和纸张,一位画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画成一张画稿, 那很不好。 一个作家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