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文言文训练B.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文言文训练B.doc

高一文言文训练B 一、基础知识训练 1.对“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理解正确的是() A.从反面讽刺 B.含蓄地嘲讽 C.从正面说服 D.委婉地规劝{ 2.对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 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 夫晋,何厌之有? 两个“微”字不同,两个“夫”字相同。 两个“微”字基本相同,两个“夫”字完全相同。 两个“微”字完全相同,两个“夫”字也不同。 两个“微”字不同,两个“夫”字也不同。 3.下列句中加点词同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 B.近臣尽规,亲戚补察 C.能谤讥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D.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4.对下列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夫晋,何厌之有? (3).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4).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6).忌不自信 (7).赵氏求救于齐(8) .陈胜者,阳城人也 A.(1)(3)/(2)(4)/(5)(8)/(6)(7) B. (1)(4)/(2)(3)/(5)(7)/(6)(8)C.(1)(5)/(2)(6)/(3)(8)/(4)(7)D.(1)(8)/(2)(6)/(3)(5)/(4)(7) 二、课本迁移及读本训练 (一)阅读下列语段,回答下列题目。 吴太宰嚭既与子胥有隙,因谗曰:“子胥为人刚暴,少恩,猜贼,其怨望恐为深祸也。前日王欲伐齐,子胥以为不可,王卒伐之而有大功。子胥耻其计谋不用,乃反怨望。而今王又复伐齐,子胥专愎强谏,沮毁用事,徒幸吴之败以自胜其计谋耳。今王自行,悉国中武力以伐,而子胥谏不用,因辍谢,详病不行。王不可不备,此起祸不难。且嚭使人微伺之,其使于齐也,乃属其子于齐之鲍氏。夫为人臣,人不得意,外倚诸侯,自以为先王之谋臣,今不见用,常鞅鞅怨望。愿王早图之!”吴王曰“”微子之言,吾亦疑之。“乃使使赐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伍子胥仰天叹曰:“嗟乎!谗臣嚭为乱矣,王乃反诛我!我令若父霸。自若未立时,诸公子争立,我以死争之于先王,几不得立。若既得立,欲分吴国予我,我顾不敢望也。然今若听谀臣言以杀长者。”乃告其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乃自刭而死,吴王闻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浮之江中,吴人怜之,为立祠于江上,因命曰:“胥山”。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吴太宰嚭既与子胥有隙 隙:隔阂 子胥专愎强谏,沮毁用事 沮:通“诅”,诅咒 王卒伐之而有大功 卒:最终 子胥为人刚暴,少恩,猜贼 猜贼:猜忌,狠毒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辍谢,详病不行 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 B.且嚭使人微伺之 微子之言,吾亦疑之 C.因谗曰:“子胥为人刚暴……”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D.胥耻其计谋不用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7.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 ——一定把树种在我梓里(故乡)的坟上,使它可以成为一个标记。 B.徒幸吴之败以自胜其计谋耳。 ———只是希望吴国失败来证明自己计策高明罢了。 C.若既得立,欲分吴国予我,我顾不敢望也。 ———你称王之后,要把吴国分给我一部分,我却想也不敢想啊。 D.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浮于江中。 ———于是把伍子胥的尸体装进皮袋里,把它扔到江中。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吴国太宰嚭和伍子胥不和,为排除异己在吴王面前毁谤伍子胥,吴王听信谗言而大怒,杀了这一忠直老臣。 B.伍子胥因自己的计谋屡屡不被吴王采纳而怏怏生怨,还将其子送到齐国以防不测。 C.伍子胥是位忠直老臣,死前仍念念不忘国家,告诉门客,吴国将因太宰嚭反叛作乱而灭亡。 D.伍子胥被害,不仅因太宰嚭的谗言,而且也因吴王也开始对他产生疑心,伍子胥死,吴国百姓在江边立“胥山“祠,表现出老百姓对伍子胥的同情和怀念。 (二)阅读下文,完成9—12题。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日:“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日:“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日:“求!周任有言日:‘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日:“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