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五单元检测试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五单元检测试题.doc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五单元检测试题 命题:黄华韵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词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 A.吾与汝俱少年 B.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C.又可冀其成立邪 D.而汝抱无涯之戚 2.下列句中的“其”字,按用法和意义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②其后四年,而归视汝。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④呜呼!其信然邪?⑤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⑥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⑦其然乎?其不然乎?⑧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⑨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⑩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 A.①⑤⑧/②④/③⑥/⑦⑩/⑨ B.①②④/③⑥/④⑦⑩/⑨ C.①⑤⑧/②③⑥/④⑦⑩/⑧ D.①②④/③⑥/⑤⑧/⑦⑨⑩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抱无涯之戚(忧伤)②汝之纯明而不克(克服)蒙其泽乎③又可冀(希望)其成立邪④击空明兮溯(顺流而下)流光⑤保卒(死)余年⑥本图宦达,不矜(怜惜)名节 A.①③ B. ②④ C. ①③⑤ D. ②⑤⑥ 4.下列各句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①臣以险衅,夙遭闵凶。②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③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④猥以微贱,当待东宫⑤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⑥但以刘日薄西山⑦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⑧是以区区不能废远。⑨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A.③④⑤⑧⑨ B. ③⑤⑥⑦⑨ C. ①②⑦⑧⑨ D. ①②④⑥⑧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5—7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和前苏联的科学家分别发现,在大洋深处有一些深海声道可以让声波传得很远。在深海声道中,声音可以传播到数千公里之外而没有减弱的迹象。后来的科学家还为此做过一次实验。他们在澳洲南部海中投下深水炸弹,爆炸产生的声波顺着深海声道绕过了好望角,又折向赤道,横穿大西洋,经过3小时40分钟后,竟然被北美洲百慕大群岛的测听站收听到了。计算起来,这颗炸弹爆炸后的声波一共“走”了19200公里,在海洋中环绕地球达半圈! 经过理论分析,科学家发现,这是因为大自然在大洋深处造成了对声波传播非常有利的深海声道。海水下的声速基本上由温度和海水压力控制:温度愈低,声速也愈慢;而海水压力愈大,则声速愈快。大洋中的水温从总的来说是太阳照射造成的,因此温度总是随深度增加而降低,但到一定深度后温度就不再改变,形成深海等温层。而海水压力却只与深度有关,深度愈大,海水压力就愈大。因此,如果从海面向下观察,就会发现,声速先是随深度增加、温度降低而变慢,当下降到一个最低值时,海水温度不再改变。这时,声速就会随着海水压力增大而变快。 这样,声波传播的速度在整个海洋中变成了上下两层。在上面的一层中,水层越深,声速越慢;在下面的一层中,水层越深,声速则越快。在这两层交界的地方,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声道轴。由于声波在传播中总是向声速慢的界面弯曲,因此声道轴上方和下方的声音就会折回声道轴。这样,声能被限制在声道上下一定的深度范围内传播,不接触海面和海底,这就像在声道轴上下各放一块反射声音特别好的大平板一样,声音总是在这两块平板之间来回反射,能量不受损失,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这就是“深海声道”。 深海声道经常受到复杂海况的影响,海洋深度的变化、海底山脉的阻挡都是障碍。一般说来,如果海的深度变浅,对声道会有明显的影响,但如果不浅到声道的下界,影响就不大;如果越过了下界,声道中的部分声波能量就会受损。海底愈浅,声能受损就愈严重。如果海底穿过整个声道,那么声道效应就没有了,声道就消失了。 (节选自2005年第3期《科学之谜》,选入时有删改) 5.下列对“深海声道”这一概念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6.根据文意,不属于深海声道“奇异”特点的一项是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三、(9分,每小题3分) ” 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是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 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侣鱼虾而友麋鹿 D.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9.下列对两段选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客人”之悲由三方面的感触产生:一是由曹操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二是江水无穷而人生须臾;三是要摆脱现实处境的不可能。 B.文中苏子的话是针对“客人”的感触而发。他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认为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不足为念。最后他为“客人”指出出路: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 C.其一段写悲,其二段写悟。情感波折,层层深入。文笔跌宕变化,融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 D.作者主要用骈文句作赋,中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