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P技术成功实现商业应用10年.docVIP

DLP技术成功实现商业应用10年.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LP技术成功实现商业应用10年      引:谁也无法漠视DLP技术的升起,从数码影院、专业的拼接系统、投影机、再到走进家庭的光显背投电视,经历了10年商业化的历程,DLP技术已经在显示领域做到了“家喻户晓”,而且以更富侵略性的步伐开始迈向下一个10年。   美国东部时间2006年6月7日,在佛罗里达奥兰多的Orange   Country Centre,投影显示行业的盛会InfoComm隆重举行。而就在会议前夜,TI宣布其DLP子系统商业销售成功实现了第1千万套,而距离DLP技术成功实现商业应用正好10年。   1996年在美国费城举办的那届InfoComm上投影比拼的Shoot-Out上,云集的都是CRT和LCD的产品。而此时Digital   Projection展出的第一台使用DLP技术的投影机产品,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这也是DLP技术的第一次公开亮相,从此时开始,投影机领域进入了一个LCD技术和DLP技术竞争的崭新时代。   当年Digital Projection在展会上略显孤单,而10年后的恶今天,DLP以一个庞大阵容出现在展会上,其中包括了Barco、Digital   Projection、Christie、BenQ、Panasonic、Casio、NEC、SIM2、Optoma、Projectiondesign、Toshiba、Samsung、Mitsubishi和Premier等十几家厂商,集合有百余种DLP产品,涵盖了商业、教育、娱乐、影像等多行业应用。   值此DLP技术商业化10周年之际,我们也力图从技术的层面,从投影机出发,来盘点DLP的发展,分析一下DLP技术为投影行业带来的改变(以下分析基于单片式DLP投影机)。   DLP引领瘦身潮   与人们追求显示的大尺寸相反,对于投影机产品本身,超薄、轻便、小巧是人们追逐的目标,尤其是面向商务应用的产品,而DLP技术的出现对于投影机小型化的进展,功不可没。   单片结构的DLP投影机,其光学系统可以设计得更简单,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因此DLP技术在产品小型化方面占据先天条件。   1999年包括明基在内的少数几家国际性DLP原厂,首次推出低于3kg以下的便携式投影机,以2.   3kg的轻巧机型席卷了对移动有着渴望需求的商务市场,而同期LCD产品尚处于庞大笨重的身躯,因此短短的1年内DLP投影机抢夺了全球投影机17%的市场份额,从此确立了DLP与LCD阵营两强并立的局面。2000年DLP阵营再度推出1.3kg级的超便携型投影机,2001年则进一步升级,推出了低于1kg的迷你产品。   LCD产品由于液晶片尺寸限制和复杂的光路设计,缩减体积和重量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2000年LCD推出2.5kg级的商务投影机,很长一段时间内低于2kg的产品全部为DLP所垄断。直到2002年Epson推出了1.9kg   LCD便携式投影机。此后分别有Panasonic、Sony等公司陆续推出2kg以下的LCD产品,Panasonic在2006年推出了1.3kg的液晶便携产品,是一个重大的跨越。但目前主流便携产品(低于2kg)依然是DLP占据绝大多数。   2005年市场上率先出现了低于1磅(0.452kg)的采用DLP技术和LED光源的袖珍投影机,到如今已经有Mitsubishi、BenQ、Toshibia、Samsung、Boxlight和ViewSonic等品牌的产品陆续面世;今年,Epson和Sony也不甘落后,相继也推出了采用LCD技术的袖珍投影机,在小型化的发展中也和DLP站到了同一前沿。这种口袋型的小产品在投影机的瘦身运动中可谓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虽然其市场应用模式和发展空间尚在讨论中,却暗示着投影市场对便携的追求方兴未艾。只是追求过分小型化自然会使投影质量、扩展性和稳定性等性能大大缩水,因此针对不同的应用,保持合理的平衡才是正确的方向。      DLP技术中的DMD芯片   DLP亮度提升之路   亮度是衡量投影机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追求更亮都是投影机产品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不同的投影技术在提高亮度方面有着不同的研发方向。LCD投影机属于透射式投影方式,主要依靠提高光源效率、减少光学组件能量损耗、提高液晶面板开口率和加装微透镜等技术手段来提高亮度。而DLP技术属于反射式投影方式,它使用一种可以旋转的数字微镜组件DMD来反射光线成像,理论上其光效率要高于透射式投影技术。   DLP技术在市场应用的早期,光效率方面并没有实现理论上的优势,不仅如此,和当时LCD的产品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因此早期的市场应用也局限于普通的小范围商务演示。在广受重视的教育领域,由于亮度的差异,竞争明显弱于LCD产品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