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MP3退市后市场面临空档
MP4能够接盘MP3退市后留下的空档吗?从两者的功能上看似乎应该如此,但业界人士却有不同的观点
产业现状证明,MP3轰然倒塌后的行业真空正在形成。
珠江三角洲是公认的MP3制造基地,分布在广州、深圳和东莞3个城市的大小厂家的产能在整个行业生产力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不幸的是,近期有消息称,截至7月底,广东省内有近3成MP3厂家倒闭,数量多达200余家。
从产业经济的成长轨迹来看,任何行业都必须经历从诞生到成熟到高峰再到退市的生命路线,MP3亦当如此。但谁也不曾想到它会短命到不过3、4年光景,以致于接替它的产业至今并不明朗。
高开低走的泡沫行业
作为高科技和流行音乐结合的载体,MP3一出生就被赋予了时尚尖峰的地位,无数商家对这种全新的播放器寄予厚望,但其高昂的制造成本,以及各项技术的限制,使得早期的MP3市场还只能是“镜花水月”。
随着技术的成熟,MP3成本下降是必然趋势,并在2001年末形成大规模降价之势,随之而来的则是市场的急速扩容,那些对MP3垂涎已久的商家也开始躁动起来。一时间,联想、爱国者、方正等传统IT厂商开始跃跃欲试,想在MP3中捞得一桶金,一些国际厂商也开始着手进入中国市场,三星、LG、创新以至后来的iRiver、MPIO等纷纷开始在中国推出自己的品牌。
一方面是价格的降低,另一方面是大面积的广告宣传。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对MP3这种新奇的音乐播放器产生兴趣,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初期的高端用户。
面对市场的巨幅增长,那些积极将MP3引入国内的元老级厂商转变了经营策略,其中一些厂商开始建立自主品牌,不再局限于传统单一的OEM方式:他们在选择性引进产品的同时,逐渐加大对MP3技术的研发和生产投入,从一个传统的依靠渠道的销售型企业转变为能自行设计和生产产品的企业,走向了专业MP3厂商的方向。而JNC、KC等厂商还是以OEM为主,希望通过引进韩国原装产品继续占领MP3的中高端市场。
不同的厂商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方向,这些曾经积极推动MP3发展的第一批厂商走上了不同的发展之路。到2003年一下子就有数百个厂商、几百个品牌冒了出来。那些原本依靠雄厚财力率先进入这一领域的大型企业突然发现,一夜之间身边的对手变得多如牛毛,与他们现代化生产线相比,这些新冒出来的对手装备极其简陋,租两间房、雇几个临时工人就成为一家工厂。更让人恼火的是,这些小作坊式企业的出现无论是在品牌还是OEM领域都造成了极大的混乱。
2003年底投身MP3加工制造业的周非告诉《IT时代周刊》:“我们这些企业大部分没有任何数码产品生产经验,最初甚至连销售渠道都没有,但我们能凭借作坊式配置将成本最低化,凭借最具竞争力的价格与他们这些‘正规军’竞争,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低成本、低价格。”
采访中,本刊记者在广州一些电脑城发现,一旦顾客对MP3有兴趣,店方就会将一种仅售99元的“裸机”(无品牌的MP3)推荐给顾客。而这种“裸机”的出现被业内人士怒斥为一些厂家“近乎不要脸的自杀式竞争”。
市场残酷程度可见一斑。
MP3企业“死亡三步曲”
如今,周非也开始打退堂鼓。论及原因,他说:“有行业观点认为MP3是行业性死亡,事实确实如此。产品供过于求,肯定会有一批企业被淘汰。好在我们这种小本经营比较灵活,说停就马上停了,所以我也在考虑见好就收了。”
愿意接手周非生意的人是来自温州的刘先生,他全盘收购了周的存货和部分零部件。据透露,刘此前已经收购了另外10余家制造MP3的小企业。“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候大肆收购MP3存货以及零部件,正是顺应了‘逢低吸纳’的商业法则。”刘先生如此告诉本刊记者。
实际情况正如周非所讲,现在很多企业想甩手跳出这个圈子,而有了刘先生这种人的存在,则可以让大多数急于脱身的企业把损失降到最低,而他也能通过所掌握的渠道,让这些低价收购来的产品找到市场。
除了类似刘先生这种别有打算的商家,业界对MP3行业的看法还有所保留。
爱可视(ARCHOS)是全球第一家硬盘式MP3及MP4的品牌制造商,该公司亚洲总监张亚玲就认为,以大批厂商倒闭为依据来说明MP3行业不行了的观点毫无道理。她向《IT时代周刊》指出:“任何市场都有饱和期,恶性竞争下,当产品利润被压制到最低时,大家也就没钱可赚。但这是市场优胜劣汰规则的一个必然过程。基于MP3在中国所拥有的巨大市场,这个行业应该还不至于崩盘。”她相信判定一个行业生死的关键因素应当视该行业还有无市场。
商场如战场,而竞争亦是在价格、品牌、渠道以及创新开发间产生。除了那些挟盛名闯入市场的知名品牌企业外,国内消费者对MP3产品的品牌认知度相当低,所以就目前整个行业来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