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2.0 不要问我为什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eb 2.0 不要问我为什么   Java语言让互联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让Java之父James Gosling始料未及的是,互联网正在逐渐过渡到2.0时代。也许是Java的成长速度过慢了,也许是James的想法跟不上时代了,面对媒体的镁光灯,Java之父对Web 2.0的概念表现出来的是出奇的陌生。为了发掘Web 2.0的真谛,我们就像莘莘学子,怀揣着一颗躁动不安的心,找到了一直都被认为是中国Web 2.0的一面旗帜的博客网CTO卢亮。      概念源于脑门一热      看上去就像是互联网的下一个阶段,Web 2.0承载着巨大的历史使命,但是你也许并不知道它的诞生并非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2004年3月,欧雷利媒体公司负责在线出版及研究的副总裁Dale Dougherty在一次筹备会上偶然提出了Web 2.0一词,该公司主席兼CEO提姆?奥莱理(Tim OReilly)立刻被这一说法所吸引,并召集公司相关人员用大脑风暴的方式进行探讨,进一步完善之。随后,在欧雷利媒体极力推动下,全球第一次Web 2.0大会于2004年10月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从此,Web 2.0这一概念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全球传播开来。   2005年10月,第二届Web 2.0大会召开时,Web 2.0已经开始大红大紫,大会的一张普通门票就高达2800美元,到会的800名听众无不是全球的互联网精英,来自微软、Google、雅虎、亚马逊、eBay、AOL等巨头的掌门人纷纷登台,他们不惜华丽的词藻诠释着各自为Web 2.0粉饰的外衣。但Web 2.0今日的风光却掩盖不了它当初诞生时的仓促和寒酸,早产的后果之一就是“我们至今仍无法给其下一个清晰的定义”卢亮很负责地说。事实上,我们也无法将其准确地同Web 1.0区分开来。于是,又出现了大部分门户网站还处于Web 1.5的说法。      “先兵后理”的理念      习惯了先礼后兵的儒生们,面对突如其来的Web 2.0时代,我们显得有些准备不足了。这本身也恰好符合“允许少数人先富起来的”创富理论,但是,外交策略讲究先礼后兵,而Web 2.0的革命为何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呢?   2000年下半年,网络泡沫开始破灭,无数的“.com”在这场浩劫中形神俱消。一场持续两年之久的互联网寒冬直到2003年才出现复苏的迹象。   寒冬并没有阻碍技术创新的脚步。一些新的技术、应用和网站相继出现。这些新兴网站更强调用户的个性化体验,更关注用户与网站、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交流,并致力于帮助用户在交流中形成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他们迫切需要阳光(媒体的关注)和雨露(风险资本的注入),但却只能呆在那些传统巨人的阴影里。   与其说Web 2.0是一种概念,还不如说是一个图腾。管它叫什么名字,只要能代表这些新兴网站们的特点和利益,让他们相对紧密地团结在这个图腾周围,就有争取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如此看来,Web 2.0的出现是必然的。只不过,它不是一个出身高贵的真命天子,而更像一个无固定战法,“先兵后理”的草莽英雄。      1.0、2.0 谁革谁的命?      即便是在Web 2.0概念曝光率频繁的2005年,我们也未见到一个企业胆敢与传统门户网站叫嚣。记得博客网CEO方兴东博士曾表示“博客网要成为第二代互联网的门户”,一时间,两大阵营剑拔弩张,连空气中都隐约能闻到让人血脉贲张的火药味。然而,事情却依旧按照既定的目标发展着。Web 1.0的门户网站新浪在经过反复论证和修改后,也终于开辟了原属于Web 2.0产物的新浪博客。   面多Web 2.0网站们的咄咄逼人,那些Web 1.0网站们空前紧张,一些重量级的人物也不再沉默。新浪网总编陈彤公开表示:Web 2.0是炒作。《通信世界》总编项立刚则将矛头直接指向方兴东和他的博客网:“博客是没有商业价值的”,“根本没有一个什么Web 2.0时代的到来”。   博客网CTO卢亮明确指出:“我们欢迎新浪这样的重量级网站参与博客建设,博客网本无意成为先驱,我们毕竟是一个具有经营压力的企业,新浪的加入会让博客应用更深入人心。”他将Web 2.0的应用特点总结为六个字:开放、沟通和共享。而这六个字恰好就是互联网应用的本质特征。也就是说,这并非是Web 2.0企业的独有特点,而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念。   “拿很多Web 2.0网站提出的垂直搜索服务来说,他们提倡的是一种定制后的纯个性化的搜索服务,比如用户可能只关心求职信息,而传统的搜索引擎可能对这样具有个性的‘狭缝市场’是嗤之以鼻的。这就给了很多Web 2.0创业者带来机会。”卢亮随后的补充让记者对Web 2.0企业的未来略有担忧,“不可否认的是,一旦Web 1.0企业认识到狭缝市场的意义,他们也有可能凭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