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仅仅是让拍摄变得更简单
还有人记得上个世纪90年代的数码相机是什么样子吗?我虽然算不上一个很老资格的用户,但毕竟还算搭上了20 世纪数码相机用户的末班车。凭借记忆,我向大家描述一下1999年我用过的数码相机是什么样子的:
在那个年代,我们听说过的数码相机牌子,基本上只有Kodak(柯达)一家。Kodak DC210、DC260 是我最早使用过的2 款数码相机。这2 款产品的基本规格,在今天看来是简陋不堪:
90 万/150 万有效像素,2 倍/3 倍光学变焦,只有一种固定的感光度,体积达到了118mm × 57mm × 106mm/131mm × 47.4mm × 81mm,大家可以看看他们的照片来怀旧一下。除了这些客观指标,还有更多的数据可供我们对比过去与现在数码相机的巨大差距:以DC260 为例,在使用最高分辨率进行拍摄时,拍完一张要等待20s,才能够进行下一张的拍摄。更令人沮丧的是,在镍氢充电电池还很少见的年代,使用4 节碱性电池,只能够维持20 多张的拍摄量,如果你使用LCD屏幕进行取景,你必须用最快的速度完成每一张照片的拍摄,不然可能令你颗粒无收。
5年过去了,现在的数码相机已经截然不同。不同的方面不仅仅是像素数、感光度、快门速度、响应时间等等机械性的指标,更多的改变,在于使拍摄数码照片变得更加随心所欲,更加人性化。下面就来看看,都有哪些值得称赞的人性化设计。
旋转屏幕(机身)设计
相对于传统胶片相机(无论是单反还是旁轴)来说,数码相机的一大优势就是可以通过LCD屏幕直观地进行取景拍摄。一些聪明的数码相机厂商开始进一步扩展这一优势,使得数码相机可以更加轻松地完成一些特殊方式的拍摄任务,例如相机贴近地面的低角度拍摄,或者是将相机高举过头的高角度拍摄,甚至是对侧面目标的隐蔽拍摄。如果使用传统相机,我们可能需要直角取景器或者凭经验盲拍来实现,在数码相机时代,Canon、Nikon、Olympus、Sony、M i n o l t a 等厂商各自想出了不同的办法:
C a n o n 从2 0 0 0 年9 月份的PowerShot G1起,开始采用可翻开自由旋转的LCD 屏幕,并延续到PowerShotG2/G3/G5/Pro 90 IS/Pro 1/S1 IS/A80等等一系列产品上。在平时,这些产品的LCD 屏幕可以扣在机身上,有效地防止了屏幕被刮伤;在拍摄时,屏幕可以翻开,并自由旋转,还可以翻转180°,反扣在机身背面,与其他固定LCD屏幕的产品一样。相信这一经典设计,会被Canon 进一步发扬光大,拓展到更多的产品上去。
Nikon对于灵活取景需求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早在1998年3 月,Nikon 就发布了一款可旋转机身设计的数码相机――Coolpix 900。随后的Coolpix 950 可能是国内用户更加熟悉的型号,Coolpix990/995/4500/SQ 等等产品,均为旋转机身的续作。当然,Nikon 也不拒绝拿来主义,Coolpix 5000 及其后续产品采用了和Canon 类似的旋转屏幕设计。
Olympus的旋转屏幕设计也在逐步走向彻底:2000年8月份的E-10 开始,可垂直方向转动90°的LCD 开始出现,随后的E-20、C-5050Z、C5060Z、C8080Z 等等,也都延续了这一设计。
Sony在旋转屏幕(机身)方面更独具一格,无论是DSC-F505/F707/F717 还是当前最热门的DSC-F828,其独特的镜头机身分离式设计都令人难忘,虽然这样的结构使得机身总显得过于庞大和头重脚轻,但对于不同角度的拍摄来说,这的确是非常方便的。至于Sony U 系列产品,其最新的型号开始学习Nikon 的旋转机身设计。
在传统相机领域就以创新突破闻名的Minolta,在数码相机时代同样不甘落后,从2001 年2 月份发布的DiMAGE 5 开始,可旋转的EVF(电子取景器)就成了标志性的设计,相对于LCD 屏幕、机身的旋转来说,旋转EVF 似乎更加简单,实现起来并不困难,使用起来同样方便。说到Minolta 的EVF,我们还不得不提它的自动感应启动功能,当用户把眼睛贴近EVF 取景窗,EVF 就会自动启动,同时关闭机身背后的LCD屏幕。
电池剩余时间显示
习惯了Sony 摄像机(无论是模拟的还是数码的)的用户,都会对摄像机上以可拍摄分钟数为单位的剩余电量显示设计念念不忘,幸运的是,这并不是摄像机的专利,在Sony 的数码相机上,这种设计依然保留,归根结底,这是其智能锂离子电池(Info LITHIUM)在起作用。普通的数码相机,顶多能够显示一个电池形状的图标,将电量划分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