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立台东大学101系所评鉴-台东大学生命科学系-国立台东大学
摘要
努力達成「提供學生一個優質學習環境」。說明系之自我定位、設定合乎本身條件的發展目標、系務發展計畫。述明教學與研究績效,學生學習之核心能力,並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以確保學生學習成效、強化學生競爭力。落實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本系希培育每一位學生具備專業技能、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創造能力且深具自信,對社會有貢獻,使學生覺得來本系學習值得、畢業生有競爭力,並能強化產學合作,開拓宏觀的國際視野,以協助學生做好踏入社會的準備工作,訓練他們從容面對各式各樣的挑戰。
導論
一、系所之歷史沿革
本校93學年度設立生命科學研究所,96學年度設立生命科學系,98學年度系所合一。本系為臺東區生態資源與生物科技教學與研究中心,並陸續與多所公私機構產學合作,提供同學服務學習機會,讓學生在學期間即參與綠色產業、原民生態導遊、東海岸生態導遊、有機農業等,帶動地方永續發展,希望同學們的就業與升學更為可靠。本系目前有專任教師9位均為博士,碩士班研究生35人,大學部同學216人。
100年起有大學部畢業生38位,19位考上公立大學碩士班,占50%。11位服役占28.9%,2位補習準備高考中占5.2%,4位就業占10.4%,另1位準備升學中占2.6%,1位在家協助占2.6%。符合系之教學目標。本系碩士畢業生計58位,升學3位占5.2%,就業共47位占81%,服役中7位占12.1%,1位因身體因素在家,占2%。畢業就業均在3個月內均可找到工作。
二、自我評鑑過程
本校設有校、院、自我評鑑辦法。本系依辨法執行。由系務會議協調各老師提供資料,並組成5人小組協助,系助理加入學生資料彙整,系主任初步撰寫自評報告,助理協助整理目錄、附錄及佐証資料。100年11月邀請朝陽科技大學生化科技研究所曾耀銘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趙淑妙特聘研究員、慈濟大學醫學系微免暨生物化學碩士班曾義雄講座教授至系全面總評,依校外委員評鑑建議再由系務會議檢討,提出具體改善方式。並於12月校自我總評鑑委員來評,再指示修改,各師開會提供更充實意見協助改寫,並101年1月再評。再彙整修訂,並報評鑑中心。
自我評鑑之結果
項目一【目標、核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一、現況描述
1.教育目標
生物科技產業與生態資源產業為國家新興產業,根據國家產業人才需求,本系負起培育生物技術與生態資源產業人才責任。同時肩負推動地方相關產業與培育產業人才責任。本系教育目標為:
(1)建立生命科學之科學基礎
(2)訓練獨立自主之專業能力
2.核心能力
本系學生有大學部及碩士班兩部分,依據教育目標與結合大學人才培育功能與國家產業人才需求,訂立三項核心能力:
(1)養成生命科學基礎能力
透過基礎學科的課程讓同學了解動物、植物、微生物及病毒等各種生物的基本構造、生理代謝機制,發育及面對逆境的反應機制,透過這些相關學科的學習,讓學生對生物有基本的認知。另外也透過各種基礎學科的學習,如微積分、普通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生態學、生物統計等相關基礎學科,加強學生的生命科學基礎能力,期大學部的學生能在大一至大二的學習過程中,完成此部分能力的訓練。
(2)增強農業生物技術與生態資源應用能力
本系透過各不同領域的專業教師,提供研究室資源及各種專業課程(R-核心能力課程對應表;R-教師專業研究室支援核心能力課程表;R-支援核心能力之共同空間與設備表),提升學生在農業及生態資源應用方面的知能與運用能力,期學生能在大二到大三的學習歷程中,完成此能力的加強及訓練。同時對於新進的碩士研究生,也期許他們能在本系獲得此專業領域的學養。
(3)培養理論與實務結合之操作能力
為訓練學生能獲得理論與實務結合之操作能力。在此核心能力訓練的目標下。於大學部一至二年級即培養學生實務操作之必修實驗課程,完成基礎操作能力訓練後,積極推動大學部三至四年級的學生及碩士班研究生進行專題研究、實務實習、書報討論與專題討論等課程及研究實務。期許本系學生能透過此訓練,達到將學術領域學習的專業技能及知識與實務操作結合。達到將所學回饋社會實際需求的目標 (如下圖一)。
圖一、目標、核心能力
3.師資結構
目前本系師資專長包含高等生化、植物生理、中草藥、機能性微生物發酵、基因工程、農業生技、海洋生態生理、生態與民族生態等九位教師,包含3名教授1位副教授與5名助理教授(R-本系師資專長一覽表)。本系教師研究潛能高,均具有博士學位,每年均有執行專題或產學計畫(R-本系專任教師96學年度至100學年度研究計畫统計表),並指導學生發表期刊論文(R-本系碩士班學生之發表與獲獎統計表),帶動學生之學術研究與產學研發風氣。
4.課程設計與結構
大學部學生修滿 128 學分後可獲學士學位,包括共同課程 28 學分,理工學院課程6學分,生命科學系必、選修共78學分,自由選修16學分。研究所學生修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
- 火星塞对引擎性能的分析探讨.doc
- 机车防御驾驶-财团法人车辆研究测试中心.pdf
- 活力泉阳光咨询室心贴士知识堂-盛心阳光.pdf
- 惠州台证室认可校准能力范围-l1199.doc
- 慧城时代-北京智能建筑协会.pdf
- 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3.ppt
- 黄土高原的-锦州学校.ppt
- 黄岛海底隧道路面不平的数值模拟-青岛理工大学理学院.doc
- 环境卫生与安全-塔里木大学化学教学示范中心.doc
- 五金制品行业跨境电商市场布局与战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塑料行业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项目实施效果评估报告.docx
- 2025年脑机接口技术在康复护理中的心理支持与干预策略研究.docx
- 2025年农业绿色发展政策背景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发展路径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医生资源共享在线平台运营模式与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分布式储能系统在2025年智能电网中的储能设备寿命预测与调度.docx
- 特斯拉新能源汽车全球市场占有率及未来增长前景分析报告.docx
- 特色农产品电商平台农产品电商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创新报告2025.docx
- 生物制药企业工艺优化与成本控制方案研究及案例分析.docx
- 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在在线教育平台中的实施效果创新路径与实践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