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年月前言年月日时分四川芦山发生级强烈地震灾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四川省和中央有关部门紧急启动应急预案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公安民警以及专业抢险救援队伍冲锋在前灾区干部群众奋勇自救社会各界倾力支援把抢救群众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切实防范次生灾害妥善安置受灾群众抗震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并明确提出科学评估科学规划科学重
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2013年7月
前 言
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芦山发生7.0级强烈地震,灾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四川省和中央有关部门紧急启动应急预案,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公安民警以及专业抢险救援队伍冲锋在前,灾区干部群众奋勇自救,社会各界倾力支援,把抢救群众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切实防范次生灾害,妥善安置受灾群众,抗震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并明确提出科学评估、科学规划、科学重建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充分依靠和发挥灾区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主人翁精神,充分借鉴汶川、玉树等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成功经验,一定能够重建美好家园,夺取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全面胜利,为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为科学组织和实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在地震灾害评估、地质灾害排查及危险性评估、房屋及建筑物受损程度鉴定评估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的基础上,经过专家论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重建基础
第一节 规划范围
芦山强烈地震波及四川雅安、成都、乐山、眉山、甘孜、凉山、德阳等市州的32个县(市、区),受灾人口约218.4万人。截至2013年5月23日,遇难196人,失踪2人,受伤14785人。大量老旧住房倒塌,未倒塌住房结构受损严重,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和供水、排水、供气等市政设施受到不同程度损坏,主要公路多处塌方、受损,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严重,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余震多、震级高,持续影响大。
根据《四川芦山“4·20”强烈地震灾害评估报告》①,地震波及区域划分为极重灾区、重灾区、一般灾区和影响区。本规划范围为极重灾区和重灾区,包括雅安市芦山县、雨城区、天全县、名山区、荥经县、宝兴县等6个县(区),以及成都市邛崃市的6个乡镇,共102个乡镇,面积10706平方公里,2012年末总人口114.79万人。
专栏1 规划范围 灾区类别 地 市 县(区、市)和乡镇 受灾面积(平方公里) 人 口(万人) 极重灾区 雅安市 芦山县 1260 10.98 重灾区 雅安市 雨城区、天全县、名山区、荥经县、宝兴县 9446 103.81 成都市 邛崃市高何镇、天台山镇、道佐乡、火井镇、南宝乡、夹关镇 合 计 10706 114.79 图1 规划范围示意图
第二节 灾区特点
地质条件复杂,次生灾害易发。灾区地处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是龙门山、鲜水河、安宁河三条地震断裂带交汇处,山高坡陡,河谷深切,岩体破碎,降雨量大,泥石流、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严重,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多发性。
生态地位重要,保护任务繁重。灾区是长江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是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地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大熊猫栖息地核心区,雅安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要求高、任务重。
区域位置重要,基础设施薄弱。灾区是内地连接藏、滇和攀西地区的交通咽喉,是区域物资贸易中心和重要商品集散地,但交通通道少、路网密度低、通行能力差,物流成本较高,特别是地质灾害威胁严重,保通保畅难度大。
产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滞后。灾区主要以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特色农业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工业优势企业不多,服务业发展滞后,社会事业较为薄弱,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两次地震叠加,重建任务艰巨。芦山县、宝兴县是汶川地震的重灾区,其他地方大部分是汶川地震的一般灾区,两次地震间隔短、损失大,旧伤未愈、再遭新创,地方财力薄弱,灾区群众负担重、困难大。
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较大。灾区地理风貌独特、自然风光秀美、历史文化厚重,茶文化源远流长,是茶马古道和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汉代碑阙和石刻文物众多,多民族文化融合交汇,中国工农红军曾在这里强渡大渡河、胜利翻越夹金山,具有发展文化旅游业的优势。
第三节 重建条件
灾区自然地理条件特殊,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恢复重建面临着建设任务重与自身发展能力弱、安全重建要求高与地质灾害频发、加快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等突出矛盾和特殊困难,需要发挥优势合力推进、集中力量攻坚克难。
党中央、国务院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根本保证;灾区各级党委、政府的有效组织领导,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与自然灾害不屈不挠抗争的无畏精神,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强大动力;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