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侗族琵琶歌(尚重琵琶歌)起源与发展
侗族五弦琵琶歌的发源地盖宝
吴增荣
“歌养心,饭养肠”这句话是侗族人民的真实写照。一听那幽扬荡漾的琵琶歌声,促使人吨觉心花愁放,百虑全消。这种迷人心弦的声歌韵律,究竟是在何时何地何人创始的呢?
五弦琵琶的创始人
吴帅勇
吴帅勇,贵州黎平县盖宝西迷人。生于明崇祯四年(公元一
六三一年)九岁时,遇难流浪南象山庙当和尚。十六岁被南明王兵部沿书何腾姣收留为率,一六四九年,何沿书遇难后,收归桂王部下所属。
永历十四年(公元一六六0年)眼见南明形势不佳,吴帅勇与一同伴连夜逃出军营,由湖广一带,日夜兼程,向着贵州黎平方向返回,一路上不时地在回思着自己的家乡,啊!我的家乡—吴堡在什么地方呢?到了黎平又怎么走呢?又一想,人到山前必有路,边访边探吗。经过一个月的时间的坚苦跋涉,于当年三月份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吴堡西迷窑。(吴侗音为“我”)
到家后,好不凄凉,把自己养育大的父亲早已过世,只见那白发苍苍的老母,听人说贵钱来了(帅勇的小名)她还不相信,听帅勇那呼母的声音又加以说明,方知真正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又激动得泪流潇面,贵钱拥抱着妈妈,望眼室内真是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呀,不知不觉,也泪如泉勇地哽咽着。
思罢,家中一无所有,母子俩相依为命,只剩那父亲唯独遗留下来的那张弹花弓,生活只望自己去继承父亲的行业,为人弹花打被条。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啊!不管多贫多苦,也有一位窑上的姑娘爱上了他,于当年的十二月份就完了婚,次年十二月,吴帅勇的家又添了一位小千金,名叫化女。化女将园岁,妈妈去与人打工,帅勇就背着化女去跟人家弹花打被条,见爸爸弹花,杠着弹弓“当、当”响,小化女也要弹,小手拉着弹弓不放,天天如此,唯以施工,所以,帅勇想办法来解决这一难题,他特意造一张小弹弓,专来哄她,可是,那心爱的小妞儿玩了一晌,又来拉着爸爸的弹弓,帅勇搞得没法,心里又在考虑,我干脆想办法,又搞一个再好再响的一些来哄她。
帅勇为了改进弹弓,他费尽了心思,日日夜夜都在思考着,试制着,改进着,每一次都有所收获,不论在形象上,音量上和质量都有很大的进步和提高。由向前翘出的弓尾,改为向后弯环的琵琶头。把实木杆的琴身,变成了空盒园盘的琵琶音箱。由往弦变成了三弦琵琶,由单音调变成了多音调;由粗糙的麻线弦,变为筋线弦。并能巧妙面熟练地随话音弹奏,在他的辅导之下,小化女也会弹奏了。到十六七岁时,化女就成了盖宝琵琶歌的第一位女歌师了。
康熙初年,在吴帅勇师傅的精心创作之下,盖宝侗族的三弦琵琶问世了。并能奏出各种单调,但只是没有一定规律的曲普,只是任意随弹,如果有一定的曲路,一首一首的普音来弹奏,那皆多好。于是他想到此,则暗藏在心,一定要拟出琵琶的普调出来。
吴帅勇就以此为一怅大事卦在心上,不论在家或走在路上,或站在田埂里,时时都在暗暗的琢磨着,哼着,听到虫吟鸟语,就坐在地下,躺在树下,站在路边,学鸟语、听虫吟。学着练着,不知多少岁月,他竞然练出一曲曲调子出来。曲子是有了,但他还觉得话要有头,歌要有尾。一种曲子,没有开头和结尾的曲音总觉得不妥。怎么搞呢?不知他又要思虑多久,有一天,他走在路上,听见两在对话,忽然他心想地叫了起来好啦,有了,有了!他想到我们盖宝人说话前不是有“啊外、啊外”为琵琶歌的开头和结尾音吧。这“啊外、阿外”是盖宝侗族语言的主要特征。所以,自古以来,要想唱好盖宝琵琶歌,首先要学会盖宝的语音,融是唱不好的。
二、盖宝琵琶歌词祖
吴 摆 衙
吴帅勇创制了三弦琵琶后,受到广大侗族人民的赞扬和敬佩,每于农闲,特别是在晚上,父女俩在家中或在庭院里,弹着琵琶,隔壁邻居的人们和爱好娱乐的男女老少都来欣赏这独当时的韵律。在听众中,有一位庄上的老人,名叫吴摆衙,他口头赞赏不迭。心里却暗记着,一定要给这好调子配上歌词。
吴摆衙经历了许多的周析和苦心,终于编成了很多的民谣,如童谣、罗汉谣等,后来这些谣都形成了地方民族的谣谚,配上琵琶调格外吸引人心。特别在康乾盛世年间,人民安居乐业,每到农闲季节,都喜气洋洋的集中在庄中的广场上,或菁火边,在琵琶芦笙和笛子的合奏声中高歌起舞,任尝歌乐。
经过社会的进化,科学的不断发展,民族的文化艺术的不断提高,到清末民初以后,我们侗族的琵琶又先进了很多,由原来的丝线为弦,换为钢线琶弦,现在的琵琶比以前光式样都新颖得多了。
盖宝琵琶歌的发展
早在十八世纪五十年代,西辽庄有吴正显(小名故珍)与吴
士奇(小名故记)他俩从小爱好歌乐,储意要把古谣词,围绕摆衙老人编的琵琶词,整编成琵琶歌的新体裁,把无规律性的古谣古歌词改编成有韵、有腰、有平律的现代歌体。在清咸丰六年吴正显编作了一首长达七十多韵的琵琶歌词“二十四孝”。震憾了整个侗族地区,无不称绝,深爱全民族的感爱和称赞。单从道光至清末,就有很多琵琶歌词的编辑师,最出名的就有西迷庄吴故士、吴故六,先后编辑了很多男女对唱情歌,还有吴记华编了“隆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3).docx VIP
- 2025年水平定向钻市场调查报告.docx
- IPC J-STD-003D CN 中文目前最新版TOC.pdf VIP
- 2024年杭州钱塘新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公司招聘真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docx VIP
- 飞机主动杆结构设计及控制策略研究.doc VIP
-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婴幼儿保育组”赛项考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汇总).docx VIP
- 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三册Unit 1 Changes in the way we live.ppt VIP
- CNAS-CL02-A006:2018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输血医学领域的应用说明.pdf VIP
- xx集团粮食仓储及加工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培训.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