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运动特征分散作用分子扩散湍流扩散弥散
第二节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 一、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运动特征 二、河流水体中污染物扩散的稳态解 三、河流水质模型 第二节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 一、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运动特征 自净作用依靠:推流迁移、分散作用和污染物的衰减与转化 推流迁移:污染物在水流作用下产生的迁移作用,改变水流中污染物的位置,但不降低污染物的浓度。 第二节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 一、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运动特征 分散作用: 分子扩散 湍流扩散 弥散 第二节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 一、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运动特征 分散作用: 分子扩散:存在浓度梯度可以用费克第一定律描述。 I1——质量通量; Em——分子扩散系数; C——分子扩散所传递物质的浓度。 第二节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 一、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运动特征 分散作用: 湍流扩散:河流水体的湍流仓中质点的各种状态(流速、压力、浓度)的瞬时值相对于平均值的随机脉动而导致的分散相像。脉动方向大小随机变化,取 研究而非C。 第二节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 一、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运动特征 分散作用: 弥散: 河流横断面上浓度分布并不均匀,一瞬间同一横断面上的两个流体单元,以不同流速行进,必产生分离,引起污染物分散,即弥散。 流速分布不均是由河底和河岸阻力引起的。 y x u1 u2 第二节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 一、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运动特征 分散作用: 弥散: x y t1=0 t2=t t时间后, 分布图 第二节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 一、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运动特征 衰减与转化 不是由河流引起,而是由污染物自身原因引起的。 进入水环境的污染物有两种类型:保守物质、非保守物质 非保守物质进行衰减,其过程基本上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即 C:污染物的浓度 t:反应时间 K:反应速度参数 河流的推流迁移、分散及衰减过程示意图 x0 a A x1 x0 a A x1 x0 a A x1 (1) 推流迁移 (2)推流迁移+分散 (3)推流迁移+分散+衰减 a=A a=A Aa x1= x0 x1 x0 x1 x0 A及a是面积,表示污染物质总量 第二节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 二、河流水体中污染物扩散的稳态解 坐标系:水流方向X,河宽方向Y,水深方向Z 零维模型 将整个环境单元看作处于完全均匀的混合状态,不存在空间环境质量上的差异。根据质量守衡可写出其平衡方程,即零维模型。 第二节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 二、河流水体中污染物扩散的稳态解 零维模型 连续流完全混合反应器 Q,C0 Q,C S V,C S---通过其他途径进入和反应器的污染物量 K---衰减速度常数 第二节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 二、河流水体中污染物扩散的稳态解 一维模型 二维模型 三维模型 第二节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 二、河流水体中污染物扩散的稳态解 一维模型 求解: 瞬间浓度变化不计,则模型左侧=0;给定条件,X=0,C=C0,不考虑弥散作用,求解得: C0为均匀混合断面的浓度 K---每秒衰减率 实际中多用每天作单位 第二节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 二、河流水体中污染物扩散的稳态解 一维模型 C0求解: 均匀混合断面:污染物水体后,经t时段后,断面上任一点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于平均浓度的5%时,即达到均匀混合阶段。 混合阶段 均匀断面 Cp-污染物本底浓度,mg/l;Qp-河流的流量,m3/s Ch-t时间后污染物浓度;Qh-排入河流的污水量,m3/s 例3-1:P89 第二节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 三、河流水质模型 (1)河流水质模型分类 管理和规划:河流水质、河口水质(加入潮汐作用)、湖泊水质和地下水水质模型 水质组分:单一、耦合(BOD-DO)和多重组分模型 水力学和排放条件随时间是否变化:稳态和非稳态模型 水质的维度:零维(常作为初始值和估算值)、一维、二维和三维模型(受紊流理论研究的局限,尚处于利润研究) 第二节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 三、河流水质模型 (2)BOD-DO耦合模型(S-P模型) P98:图3-4 第二节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 三、河流水质模型 S-P模型(斯特里特和菲尔普斯) BOD生物化学分解遵循一级反应式,即: 大气复氧与氧亏量成正相关,KaD; 假设一维稳态河流中溶解氧的变化是由BOD的衰减和溶解氧的复氧过程决定,即: L:t时刻有机物的剩余生物化学需氧量,L0:初始时刻有机物的总生物化学需氧量 K:有机物降解速度常数;Ka:大气复氧常数 D:氧亏(水体中溶解氧不足量);Kd:BOD衰减(耗氧)速度常数 第二节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 三、河流水质模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