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_六——官职变动常见称谓.docVIP

古代文化常识_六——官职变动常见称谓.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文化常识_六——官职变动常见称谓

【题文】 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对文言文的考查拓展到了文化常识,增加了文言文的考查难度。为了准确地把握文言文大意,争取得高分,我们必须系统梳理古代文化常识。 官职变动常见称谓就是古代文化常识中经常考到的一部分内容,古人提到官职变动时都有哪些常见的称谓呢? 一、表任职、授官的词语。 任(担当,担任) 《史记?蒙恬传》:“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毅,蒙毅,人名) 授(授官,任命) 《汉书?翟方进传》:“遣使者持黄金印、赤韨縌,朱轮车,即军中拜授。” 除(任命,授职) 李密《陈情表》:“除臣洗马。” 拜(授予官职)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拜亮为丞相。” 守:任……太守 知:①管理(州、府、县). ②担任(知州、知府、知县) 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封号或爵位) 《孔丛子?答问》:“(陈涉曰)六国之后君,我不能封也。” 《史记?李斯列传》:“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后一例“封”动作名用) 赠(用于追封已故者以爵位)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步夫人卒,追赠皇后。” 赐(赏赐有功之臣以爵位) 《汉书?苏武传》:“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 赏(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 《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注意:以上词用于原本已经担任官职的官员的任用提拔、赏赐。 用于布衣任官的多为“征、辟、荐、举、起、拔、点”等: 出仕:成为仕宦,出来做官。 征(征召,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古时写作“徵”,现简化成“征”) 《史记?吕太后本纪》:“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 辟(音bì,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当初受司徒府征召,拜官为佐著作郎) 荐(推荐,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古时写着“薦”,现简化成“荐”) 《三国志?魏书?郭嘉传》:“(荀)彧荐嘉。” 举(推荐,推举,也指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孟子?告子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或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战国策?秦策二》:“不如召甘茂于魏,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三人者,皆张仪之雠也。” 补(补充缺职或由候补而正式任命。) 提(提拔) 《北史?魏收传》:“然(魏收)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浮华轻险之徒,虽有才能,弗重也。”(名行:名望和德行) 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李白《与韩荆州书》:“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 简、简拔:挑选录取 二、表示提升职务的术语 擢、升、拔擢(用于由低级到高级的提拔) 《汉书?赵充国传》:“擢为后将军。”(后将军:武官名。) 李密《陈情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进(用于较高职务的提拔) 《史记?孙膑传》:“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甄拔:甄别选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超迁、超擢 (越级、破格提拔) 《谭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同参预新政”。 《史记?贾谊传》:“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起复(恢复原职务) 《红楼梦》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雨村道:“你说的何尝不是。但事关人命,蒙皇上隆恩起复委用,正竭力图报之时,岂可因私枉法,是实不忍为的。” 三、表示调动职务的有: 转、移、调、徙(一般的调动,调迁) 《汉书?袁盎传》:“调为陇西都尉。” 《史记?淮阴侯列传》:“徙齐王信为楚王。” 《宋史?理宗纪》:“程大元、李和以下将士六百一十三人补转官资有差。”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 《汉书?翟方进传》:“方进转为博士。数年,迁朔方刺史。” 《后汉书?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出(指出京受任) 《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指张衡离京任河间王的相。) 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 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改:改任。 四、表示兼职的有: 领(本职之外兼较低它职) 《晋书?谢安传》:“又领扬州刺史。” 《宋书?范晔传》:“(范晔)服终,为征南大将军檀道济司马,领新蔡太守。”(服终,为父亲服丧结束) 摄(暂时兼代本职外更高职务) 《左传?昭公十三年》:“羊舌鮒摄司马。”(羊舌鮒,人名。) 权(临时代职) 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以京官权知,三年一易。”(权知,代理主管) 假(暂时代理) 《汉书?苏武传》:“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行(代理官职)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行备武将军。” 欧阳修《泷冈阡表》:“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 署(也有“代理,暂任”的意思,指代理无本官的职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uren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