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期末考之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文体:小说——小说是以________为中心,通过________的叙述和________的描写来反映________的文学体裁。 1.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情节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人物(人物描写及其分析)——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通过何事刻画人物,运用何方法刻画人物 4.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5.主题:不似散文直白,要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情感,联系到故事的社会意义,跳出故事提炼主题。 6.人称:第一人称(增强故事真实性,使情节更集中,线索人物……)第三人称(叙述完整全面,客观) 课文复习 《空城计》 1.《三国演义》,罗贯中是 (时期)的小说家。 2.词语:隐匿 ( nì) 旌旗( jīng ) 鹤氅( chǎng )麈尾( zhù ) 远遁(dùn ) 言讫( qì ) 差人(chāi ) 侥幸( jiǎo ) 犒( kào ) 笑容可掬(jū):形容满脸堆笑的样子。 旁若无人:好象旁边没有别人的样子。 无不骇然:没有人不是惊恐的样子。 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决定不下。 胡思乱想:没有根据或不切合实际的瞎想。 3.课文情节:一、开端(第1段)司马懿兵临西城;二、发展(第2段)诸葛亮临危施计; 三、高潮(第3、4段)司马懿中计;四、结局(第5、6段)诸葛亮释计。 4.人物分析: (1)诸葛亮——临危不惧,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知己知彼 正面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重点分析孔明的“三笑”——心理——性格) 侧面描写(反衬手法):写其他人物来反衬(众官员的反应,司马懿的言行),以军情的紧急、敌我的兵力悬殊对比(第一段)来反衬 (2)司马懿:谨慎多疑,自以为是 5.课外延伸:关于诸葛亮的成语故事,关于《三国演义》的人物(见《三维》题目) 《美猴王》 1.《西游记》,吴承恩是 时期的小说家。 2.词语:遂(suì)迸(bèng)裂 瞑(míng)目 径(jìng) 窍(qiào)石碣(jié)镌(juān ) 喜不自胜:高兴得不能控制自己 力倦神疲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主题:本文通过石猴发现水帘洞,带领众猴进洞居住,而被拥戴为王的故事,交代了美猴王的来历,刻画了智慧灵巧、本领高强、深孚众望的美猴王形象,歌颂了他不避艰辛,敢说敢干的精神。 4.情节:课文详略安排:详写石猴称王,略写石猴出世。因为称王的情节可以突出石猴智慧灵巧、本领高强、深孚众望、敢说敢干的性格,所以详写。略写的情节交代了石猴来历,使情节和人物形象更完整。 5.拓展:《西游记》中体现文中美猴王特点的情节(见《三维》) 《心声》 1.词语(音形义):发窘( ) 抽噎( )噗( ) 捻( ) 蜷( )簪( ) 琅琅( ) 恍惚( ) 棱( )角分明 2.主题:作者通过公开课上李京京执意要朗读课文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淳朴、天真、渴望表达亲情的学生形象,启示教育者要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也从侧面批评了教育领域里追求形式甚至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 3.“心声”的含义:(1)指李京京深埋在心底的亲情、友情。(2)指李京京非常渴望表达内心感情的愿望(想要朗读课文)。(3)作者借小说呼吁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期望。 4.课文情节: 一、开端:李京京朗读课文的请求遭到拒绝。 二、发展:李京京用真情和独特的体验朗读课文。 (1)李京京在树林子里的朗读、体会和回忆。 (2)李京京纠正同学的朗读遭到嘲笑。 (插叙部分的作用:插叙京京和爷爷的生活片段,体现了京京和爷爷深厚的感情,为下文写京京对爷爷的怀念埋下伏笔,也进一步解释了京京强烈渴望朗读课文的原因。) 三、高潮和结局:李京京勇敢举手,在公开课上朗读了课文。 5.人物形象:性格特点(结合内容分析) (1)李京京:李京京是一个朴实真诚、善良而宽容、自信而勇敢、对生活有着美好愿望并执著追求的少年。( 铭记亲情,渴望表达亲情)——运用正面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运用侧面描写(公开课上写大家和赵小桢、程老师的反应;环境描写,写教室氛围) (2)程老师:认真负责,好强自信,对自己在公开课上的行为深感懊悔自责,知错能改。 (如何评价程老师在公开课的表现?——认真好强又有点自信,对工作负责,这是值得肯定的。不过她为求好评急功近利,公开课追求形式,甚至弄虚作假,虽可以理解,但是不足取,应当摒弃这样的作风。不过程老师能够知错就改。) 6.课后习题一,二 (1)赵小桢虽然声音又脆又甜,但她没有朗读课文的激情和愿望,关键时候又胆小、心慌;而李京京却有着朗读课文的激情和勇气,特别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