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兰州到拉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兰州到拉萨 ——18君独立支队进藏记 夏时清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原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了《关于解放西藏的办法的协议》。这是党和毛主席的伟大民族政策的光辉胜利!同时也给我们和平进军西藏和各路大军铺平了道路。 我们进藏部队的独立支队,是由兰州出发,越过青藏高原,进驻拉萨的。 越过日月山 1951年7月20日,向西藏进军的命令下达了,独立支队的同志们,个个精神饱满,斗志昂扬。从兰州出发,大军浩浩荡荡地途径西宁,进抵湟源。 出湟源西南不远,高耸的日月山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是我们进军途中的第一座大山,山势虽然不算险恶,可是山腰的一段漫长的“橡皮路”,却给予了我们第一次考验,走在橡皮路上,软软的,还很舒服,汽车走在这路上,就麻烦了。许多汽车陷在烂泥里,驾驶员们把木板、柳条。石头等凡是能够填路的东西,都铺到了车轮道上。即使这样,有的车轮还是深深地现在泥坑中出不来,驾驶员们趴在车底下,挖泥的挖泥,填石的填石,个个成了泥“菩萨”。所有乘车和过路的部队都参加了运石填路的劳动,雄壮的歌声,震撼着日月山,经过数小时的苦战,终于把汽车一辆一辆地抢救出来,战胜了“橡皮路”。 登上日月山顶,极目远眺,辽阔的大草原呈现在我们眼前,西北方是壮丽的青海湖,湖中的海星山象颗黑宝石,嵌在靛蓝色的湖水中,显得格外壮观,而在我们脚下,朵朵白云缓缓飘荡,祖国雄伟壮丽的河山,使同志们忘记了疲劳。 翻过日月山,我们便进入草原地带。 攀登诺木岗山峰 8月24日,我们从西海西部重镇——香日德出发,前面没有公路,同志们要自己带吃的东西,每个人的负重增加了,自离开香日德,差不多每天都在大雨滂沱或者是风雪交加的恶劣气候中行军,同志们的衣服整天都是湿淋淋的,晚上在草地上露宿,早上起来霜雪满身。当时,在香日德以西,还有哈萨克族乌斯满匪徒骚扰,我们需要随时投入战斗。指挥员和战斗员们没有把这些困难放在眼里,一路上个个精神奋发,高歌猛进。 经过多日的草地行军,在九月上旬的一个晚上,我们到达了海拔4700米的诺木岗山峰的脚下,当晚进行了翻山的准备工作,把全国人民支援的皮裤、皮靴、手套。急救包的预备停当,并连夜赶制干粮,大家一直忙到深夜。 第二天早晨七点钟,天麻麻亮,部队就出发了。爬山一开始,同志们的歌声、笑声、鼓动口号声和战马嘶鸣声,响彻了诺木岗山谷。越往上爬,同志们的情绪越高,当地居民传说“山上多瘴气”。为了预防瘴气,我们行进到山腰后,嘴里就含上大蒜、八卦丹、行军丹等解渴和气喘的物品。有的同志还用吸烟的办法来避瘴气。身体强的同志帮助身体弱的同志背背包,扶着由于不适应高山气候而感到头晕的同志前进。行列里充满着我军团结友爱的光荣传统。 快到山顶的时候,有的同志张开嘴喘气,有的同志流鼻血,有的同志甚至昏倒了。可是,山高挡不住人民战士,困难吓不倒英雄好汉。先登上峰顶的同志们,卸下行李,来帮助和迎接还没有到达峰顶的战友。经过七个小时的战斗,整个部队全部反过来险峻的诺木岗山峰。 通过果洛区 果洛区是一片广阔的草原,居住在这里的勤劳勇敢地藏族人民,过着游牧生活。过去马匪步芳曾多次派兵妄想霸占这个地方,但每次都在果洛藏族人民的英勇打击下遭到惨败。当我们初进这个地区时,他们也是深备戒心的,但在看到我们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后,便改变了他们的看法,自动支援我们大批的牛羊和燃料——牛粪,给部队解决了不少困难。 果洛草原上的气候是变幻无常的。霎时万里晴空,俄顷阴云密布,大雨如注。时而雨雹交作,时而狂风袭人。在一个名叫星宿海的地区,到处都是星罗棋布的沼泽地,人马行走极感困难,一不小心就会被陷进泥淖里去,甚至有没有顶的危险。在通过这片治泽地的时候,同志们发扬了你跌倒我来扶,我摔跤你来拉的相互帮助的精神,保证了行军任务的完成。 在星宿海地区满身沾溅着的泥水刚干,就进入了黄河源地带的烂泥滩。这里,水深没膝,脚底下的稀泥软绵绵的,停久了就往下陷,大家幸好都在星宿海地区锻炼出来了,在泥水中噼噼啪啪地走得非常迅速和敏捷。骡马奔腾疾走而飞溅起来的泥浆,不时打在同志们的脸上和衣襟上,大家都成了“大花脸”,互相对看时,不禁发出了欢畅的笑声。 9月13日傍晚,还只有五、早里路就要跨出这行走艰难的黄河源烂泥滩了,同志们的精神更加抖擞,突然疲劳已极的50多匹骡马。再也支撑不住,依次地躺倒在泥水里不动弹了,同志们就迅速地在寒冷刺骨的泥坑里卸下驮子,背在自己肩上,然后拉起倒卧的牲口前进,一直忙到晚上十点多钟,才找到一块泥水较浅的地方宿营,我们把驮架和有防水包装的驮包放在下面,铺了一个露天大床,大家都挤卧在一起过夜,虽然同志们在泥水中走了一整天,也没吃晚饭,可是,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却充满着整个宿营地,有个同志说:“一顿不吃饭不算啥,就是三天吃不上饭,行军也不会掉队!”接着就你一言我一句地说开了,“今晚这个集体宿舍太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