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走出去的冲动??中国企业.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走出去的冲动??中国企业

走出去的冲动??中国企业“蛇吞象”高潮迭起 全球资本流动中类似于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蛇吞象”现象 走出去的冲动??中国企业“蛇吞象”高潮迭起 2003年11月,TCL集团和法国汤姆逊公司签署的合并重组协议,共同出资4.7亿欧元,成立新公司“TCL-Thomson”(TTE公司)。TCL预计,双方的彩电业务合并重组后,新公司彩电年总生产量将高达1800万台,销售额将超过30亿欧元,可以在全球一举夺魁。出于同样的理由,2004年4月,TCL与当时全球排名第四的阿尔卡特组建合资公司,TCL希望借此在快速发展的手机市场上谋求自己的国际地位。 走出去的冲动??中国企业“蛇吞象”高潮迭起 2004年12月,联想以总价12.5亿美元收购IBM的PC业务,创下了当时中国民企海外并购的规模之最。宣布消息的当天,有一幕十分值得回味。联想掌门人柳传志当着数百名中外记者和嘉宾的面回忆:“当初联想想做IBMPC在中国的代理,去参加IBM的一个会议,我坐在最后一排,看着IBM的人高高在上,感觉联想距离IBM太过遥远。想不到十多年后,IBMPC会加入联想的怀抱。”相信柳传志的这番感受,是那些已经和正在(包括渴望)走出去的企业家的共同心态。 走出去的冲动??中国企业“蛇吞象”高潮迭起 2005年6月,主营业务在中国内地的明基,正式并购西门子手机业务。明基自从与宏基分离后,以中国内地为大本营,一路走来顺风顺水。为了尽快走向国际市场,明基董事长李焜耀毫不犹豫地从西门子手中接过了其陷入巨亏的手机业务。 走出去的冲动??中国企业“蛇吞象”高潮迭起 2010年3月28日晚间,吉利与福特公司签署协议,正式收购其旗下豪华车品牌沃尔沃。为了此次收购,吉利将支付18亿美元的资金。吉利此举被媒体解读为13岁“穷小子”娶86岁“洋公主”。 冲动的代价! TCL重组汤姆逊和阿尔卡特之后,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巨亏,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不得不痛下决心挥起利斧大削大砍进行止血。直到2009年,TCL才实现了集团国际化并购后的首次收入正增长。尽管李东生一再强调,TCL的国际化经过遭遇到了巨大挫折,但并不是失败。 冲动的代价! 明基当年接手西门子手机业务,西门子不但向明基提供价值2.5亿欧元的现金和服务,还支付5000万欧元购入明基股份。明基不仅获得了西门子的研发中心、相关专利和知识产权、制造工厂、生产设备和人员,而且获得了3亿欧元的“婚嫁”补贴。如此丰厚的嫁妆,明基可谓是拣了个大便宜。但一年之后,明基董事长李焜耀不得不公开承认,收购西门子手机部门让明基亏损8.4亿欧元,此次收购已被证明失败。 代价正在缩小中! 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可以说是“最成功”的中国民企“蛇吞象”并购案例。但联想交出的成绩单,远没有达到当初的预想。联想为整合IBMPC业务付出的努力人所共见。2008/2009财年,受金融危机冲击,联想全年净亏达2.26亿美元。已经退居幕后的柳传志不得不再次出山帮联想渡过难关。 我们憧憬中国企业的成功 吉利此次收购沃尔沃,吉利这个新兵不得不面临相同的难题。尽管吉利信心满满,对并购前景十分憧憬,并预言沃尔沃两年后将盈利。 尽管我们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付出了昂贵的学费,但是我们欣喜的看到学费在减少! 中国企业正走向成熟迈向成功。 谢谢大家! * * ” *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