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颐和园的两座桥
颐和园的两座桥
初一(5)班 孙劲远
颐和园是北京著名的皇家园林,这座园林水多,因此桥也多,仅仅西堤之上就架有六座桥梁。我这里要介绍的是颐和园最富盛名的两座桥——玉带桥和十七孔桥。
颐和园西堤六桥中最有特色的当属玉带桥。玉带桥的桥拱高而薄,半圆的桥洞与水中的倒影形成虚实结合的整圆,宛若一轮明月,又恰似玉带飘扬。玉带桥跟宫阙的红墙、长堤的翠柳、背后青山上的宝塔,相互辉映,形成一幅绝妙的丹青图画。玉带桥是西堤六桥中惟一的高拱石桥。桥身是用汉白玉和青石砌成的,净跨径11.38米,而矢高约7.5米。设计者匠心独运,在拱桥两端加上反向曲线,构成波状线型,给人一种动态的美感。
玉带桥不仅形式优美,而且具有实用价值。它修建于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那时候,从清漪园(今颐和园)走水路去静明园(今玉泉山),要过玉带桥。乾隆皇帝的“昆明喜龙船”长40多米,上建楼台,玉带桥穹窿式的构型使得乾隆皇帝的游船可以顺畅地从桥下通过。
玉带桥洁白的桥栏望柱上,雕有各式向云中飞翔的仙鹤,雕工精细,形象生动,显示了雕刻工匠们的艺术才能。现在,桥头还留有乾隆皇帝的御题:东面是:螺黛—痕平铺明月镜,虹光百尺横映水晶帘。西面是:地到瀛洲星河天上近,景分蓬岛宫阙水边多。
图一 颐和园玉带桥
坐落在宽阔的昆明湖上的十七孔桥,整体桥长150米,宽8米,因17个桥洞而得名,是园内最大的一座石桥梁。它西连西湖岛,东接廊如亭,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
十七孔桥的“十七”这个数字很有讲究。17这个数字并不符合皇权“九五至尊”的传统,那么,古代的设计师为什么要将桥孔设计为17呢?道理就在于:如果设计为九孔,那么桥梁就会因拱度过大而容易被冲跨或崩塌。想来想去,设计者最终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既不失九五之尊,又不降低桥的质量,那就是设计为17孔——桥两边从任何一边数起,桥的最高处都是处在第九个孔上。
十七孔桥上所有匾联,均为清乾隆皇帝所撰写。在桥的南端横联上刻有“修蝀凌波”四个字,形容十七孔桥如同一道彩虹,飞架于昆明湖碧波之上。桥的北端横联则有“灵鼍偃月”几个大字,又把十七孔桥比喻成水中神兽,横卧水中如半月状。桥北端的另一副对联写着:“虹卧石梁岸引长风吹不断,波回兰浆影翻明月照还望。”
十七孔桥不仅具有实用价值,从颐和园的整体园林设计来说,它的位置和形状也颇具匠心。昆明湖水面开阔,可谓烟波浩渺,但空旷的水面之上如果是一片空白,难免显得过于单调寂寥。十七孔桥如同一道永不消逝的飞虹横跨水面之上,使得平面的景观增添了空间层次,可谓匠心独运,浑然天成。
如果你想领略中国古代园林桥梁的造型之美,那么就到颐和园来吧,这里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各种桥梁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收获多多。
图二 颐和园十七孔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