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木聚糖酶的基因来源及研究进展.docVIP

【精选】木聚糖酶的基因来源及研究进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选】木聚糖酶的基因来源及研究进展

木聚糖酶的基因来源及研究进展 1 木聚糖酶介绍 木聚糖是半纤维素的一种组成部分,是半纤维素中含量最丰富的一种,主要成分是D-木糖,是除纤维素之外自然界最为丰富的多糖,也是自然界中获得的可再生资源之一,几乎所有植物都含有木聚糖,它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占细胞干重的1~30%。木聚糖是一种结构复杂的非均一聚糖,主链骨架是由多个D-木糖基通过β-1,4糖昔键相连而成。木聚糖的完全降解需要多种水解酶的参与而共同完成。 木聚糖酶是一类将木聚糖降解为低聚糖和木糖的一组酶系,属于水解酶类二二 2 木聚糖酶的不同来源 微生物来源的木聚糖酶的分子量在 8~145 KDa,它们只含一个亚基。一般来说,分子量小于30 KDa的木聚糖酶为碱性木聚糖酶,它们通常含有 182~234个氨基酸残基;而分子量大于30 KDa的木聚糖酶为酸性木聚糖酶,它们通常含有 269~809个氨基酸残基。通常细菌可产生两种木聚糖酶,即低分子量碱性木聚糖酶和高分子量的酸性木聚糖酶,但真菌一般产生低分子量碱性木聚糖酶。 据资料报道,产该酶的微生物有几十个属,一百多个种,主要来源于细菌和真菌。目前,已从20余种细菌菌株、16种真菌、3种酵母以及8种放线菌中分离出相应的木聚糖酶。 2.1 细菌来源的木聚糖酶 目前对来源于细菌的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研究得比较清楚环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irculans D1),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 ASH),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上。芽孢杆菌产生的木聚糖酶的最适pH在5.5~~℃,多数为70℃,分子量集中在16~ KDa,多数为24 KDa。Irwin等(1994)对嗜热单孢菌的木聚糖酶特性进行了分析,分子量为32KDa,在75℃18 h下酶活力为96%。某些放线菌也能产生木聚糖酶(Ethier等,1994)。 表1 近年细菌木聚糖酶的研究 菌种 是否工程菌 发酵方式 酶活 参考文献 Bacillus circulans D1 否 液态深层发酵 8.4U/mL Bocchini等(2005) Bacillus pumilus ASH 否 固态发酵 7087 U/g(干物质) Battan等(2006) Bacillus subtilis 否 液态深层发酵 3194.25 U/mL Deepak等(2008) Bacillus subtilis ASH 否 固态发酵 8964 U/g(干物质) Sanghi等(2009) E.coli 是 液态深层发酵 2122.5 U/mL Rusli等(2009) 2.2真菌来源的木聚糖酶 2.2.1木霉木聚糖酶特性 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是一类工业上生产纤维素酶的主要真菌,同时一些木霉也能产生各种不同的木聚糖酶。Koyer等(1991)从里氏木霉中纯化得到两种木聚糖酶,木聚糖酶A的分子量为21.5KDa,分解产物为木二糖和木三糖;木聚糖酶B分子量为33KDa,分解产物为木二糖和木糖。木二糖能抑制木聚搪酶B的酶活,而对木聚糖酶A无此效应。里氏木霉制备的木聚糖酶,水解植物半纤维素后,分离提纯该酶解液,用HCLP法分析其组成为;木糖3.4%、木二糖37.9%、木三糖18.5%、木四糖6.5%、木五糖6.5%,其它27.2%(徐勇等,2001)。植物半纤维素经低聚木糖酶的定向酶解后分离提纯的主要成分为木二糖和木三糖。 2.2.2曲霉木聚糖酶特性 Kimwa等(1995)从曲霉(Aspergillus Sojae)中得到了内切β-1,4一木聚糖酶的两种同工酶,分子量分别为32.7KDa和35KDa,等电点分别为3.50和3.75,这两种酶活性能明显被Mn2+和EDTA所抑制。Femandez等(1995)发现,构巢曲霉在以木聚糖为碳源时至少可分泌三种内切β一木聚糖酶:X22、X24、和X34,分子量分别为22、24和34KDa,其中X22是中性酶,其余两种为酸性酶。此酶对木聚糖有很高的专一性,是一种非脱支型木聚糖酶,与黑曲霉木聚糖酶近似,但后者分子量较小(28KDa)。 注:Aspergillus niger XY-1、LBP326、SS7黑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 MTCC8661土曲霉,Aspergillus foetidus MTCC4898臭曲霉,Penicillium canescens变灰青霉菌,Thermonyces lanuginosus195嗜热真菌,Trichoderma harzianum KSR-2木霉,Burkholderia sp. DMAX伯克霍尔德氏菌 此外, 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固体

文档评论(0)

pfenejiar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