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模板]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doc

[ppt模板]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pt模板]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

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 ?**大学是一所地方性大学,建校20多年来,学校一直把培养应用性的高素质高级专门人才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阶段,教育对象的就业问题则越来越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此形势下,**大学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和特点,以服务社会经济结构调整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以教学质量的提高来促进学生就业率的提高,以社会需求指导教学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   一、深刻认识就业与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系   1.高校大众化教育必须面向市场、面向就业 我国的高等教育在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1999年的高校扩招,如同1977年恢复高考一样,成为振奋全民族教育精神的重大事件,为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在此基础上,2000年高校再次大幅度扩招,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1%。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到2005年,我国适龄人口的毛入学率将达到15%,从而达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下限。   高等教育大众化促使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人数的迅速增长。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145万,其中本科生63.6万,研究生8.8万,专科生72.7万,嗣后,两年内将分别达到212万和250万,这当然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可喜成果,但是在社会对毕业生总体需求基本平衡的情况下,毕业生供给的大幅度增加,尤其是专科生的激增,又使供需矛盾日显突出,从而造成了传统观念上的就业难问题。显然这种就业难完全是传统的就业观念、就业制度得不到更新,高校部分学科专业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所造成的。因此,有效地进行高校的专业调整和课程建设,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根本所在。   2.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必须紧贴就业市场   根据有关调查,我国现阶段人才需求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远远大于基础学科人才。不同类型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也不同。不同类型企业对人才学历层次要求亦不同。企业关注的人才标准除“敬业精神”、“工作经验”、“文化程度”以外,最普遍重视的则是人才的综合技能。  (转载自新世纪范本网,请保留此标记,免费提供下载。) **大学把培养目标定位于为社会培养市场急需的技术型、应用型、复合型的专门人才,这就要求毕业生能迅速适应岗位需要,必须达到三个基本条件:第一,专业基础扎实。第二,综合素质好。第三,实践能力强。多年来,我们从与社会需求关系最密切的专业建设入手,大胆进行专业设置、培养方式和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改革,使招生、培养、就业三个环节紧密结合起来。   3.就业满意度是检验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   学生就业率在一定程度上,已逐步成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面的标尺,社会和学生对就业水平的满意程度,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调整教学结构和内容,严格教学过程的管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是使毕业生适应市场需求的保证,也是满足学生就业需求的根本所在。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适应性,是高校培养人才能力和活力的重要体现。如果学校的专业设置陈旧,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毕业生就业率就会下降,根据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提早及时地调整专业设置、调整课程内容,并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使之转化为学生的职业素质,是高校能力和活力的重要体现。   4.教育质量集中表现于教学质量,教学工作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   学生的就业率、就业满意度和就业适应性是由教学质量所决定的,不论素质教育还是人文教育,不论是职业素质培养还是综合技能的培养,都应该在教学环节中得以保证,我校从社会需求出发,在对各专业用人需求做出预测之后,针对各专业对人才的最新要求,调整专业结构、加大专业整合力度、调整教学计划、课程内容,使职业能力、人文素质、综合能力融入教学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创新精神和务实态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研究就业需求,准确进行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方向   90年代中期,我校师范类专科层次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学校党委审时度势,在深入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果断决定撤掉地理、历史等师范专业,增设旅游与酒店管理、服装设计与制作工艺等专业。工科类,单一的机械制造专业已不能适应企业需要,我校调集力量开办了机电一体化专业。近年来,又组织了校内外专家对所有设置的专业进行全面评估,淘汰了一批与市场严重脱节的专业,合并了部分专业,拓宽了专业口径,创建了一批就业形势好、市场急需的新专业。如电子商务、金融与保险、新闻传播、生物化工等。通过深人到毕业生未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