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小石潭记51.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1小石潭记51

喇嘛甸中学导学案 年级 :初二年级 学科:语文 课 题 小石潭记 课 型 综合课 二、译 1.难句翻译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青葱的树,翠绿的茎蔓,遮盖交结,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隐忽现。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不觉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照“读文——释词——译句”的步骤进行讨论学习,共同解答小组成员的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各组,适时给予必要的点拨引导。 三、悟 1.理清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教师提示:根据文章内容,想象小石潭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致,把握各段写景的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巧妙。 2.学生分五组交流,每组负责一个语段,各组选一个代表面向全班交流。 (1)学生明确:第一段,发现小石潭及小石潭周围的景物。 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沿途各种不同的景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文章一开头,便引导我们向小丘的西面步行一百二十步。来到一处竹林,隔着竹林,能听到水流动的声音,清脆悦耳,犹如玉珮玉环相互撞击时发出的声响。“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在浓密的竹林之中,砍伐出一条小道来,终于见到了一个小小的池潭。这一番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的讲述,充满了悬念和探奇的情趣。接下来,作者将笔力放在了对池潭的精心描写上。“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小石潭的水格外清凉,而且整个小潭全部是由石头构成的。潭底是一块大石头,在靠近池岸的地方,水底的石头翻卷露出水面。这些石头千姿百态,形状各异。 主备人 咸森红 节 数 备 课 时 间 授课时 间 学 习 目 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文体。 2.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增强语感,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及艺术风格。 2.品味文章由景及情,以情入景的写作特点,学会鉴赏情致化的景物描写。 德育目标 1.理解文中作者悲凉凄苦的情怀,间接接触社会,完善健全人格。 学 习 重 点 1.背诵课文。 2.品味作品写景的妙处,特别关注文中描写潭中游鱼的文字。 3.体会景物描写中融注的思想情感,重点关注第四段,理解作者凄苦孤寂的心境。 学 习 难 点 1.树、石、水、鱼的特点及对它们的准确描写。 2.文章先写“心乐之”,后面又见“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对此该如何认识? 学 法 指 导 朗读、质疑、翻译、思悟。 导 学 内 容 一、预习朗读课文、重点词翻译 池潭周围的景致如何呢?“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青青的树,翠绿的藤蔓,缠绕扭结,组成一个绿色的网,点缀在小潭的周围,参差不齐的枝条,随风摆动。极幽极佳的景致展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怦然心动。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 学生齐读第一段,感受小石潭的幽、美。 (2)学生明确:第二段,作者描写的是潭水和游鱼,采用定点特写的方法写潭水清澈、游鱼活泼。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在水中游动的鱼儿,不像是在水里,而像是在空中游动。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落在了潭底的石头上。鱼儿呆呆地,一动也不动,忽然又飞快地窜向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又游到那儿。好像是在与游人一同享受着快乐。从这里,我们不仅看到清澈的潭水,而且也感受到作者快乐的心情。鱼水相衬,动静相生,精彩至极。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 学生齐读第二段,感受作者快乐的心情。 (3)学生明确:第三段,探寻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景物。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向西南望过去,一条小溪逶迤而来,形状像是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是一条蛇在游动,忽明忽暗。小溪的两岸高低不平,犬牙交错。运用比喻,使小溪及岸势更加形象逼真。 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 学生齐读第三段,感受画面之奇。 学生明确:第四段写出了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坐在小石潭上,四周环抱着密密的竹子和树木,非常幽静,见不到人,令人神色凄凉,骨彻心寒,精神上也不免悲怆幽凉。因为它的境况太幽清了,不适宜让人长久地呆下去,便题了字后离去。在这一段中,作者突出写“静”, 并把环境的静深入到人的心中,情景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