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课社会心理学导论下课件幻灯片.ppt

第01课社会心理学导论下课件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描述性方法 自然观察法: 观察被研究者在真实情境下的社会行为。 ? 缺点: 研究者可能会打扰进行中的行为; 一些研究所感兴趣的行为可能很少发生; 观察者偏见: 研究者可能选择性地确认一些事件或忽略其它事件的发生; 耗时。 描述性方法 案例分析法: 深入检视一个个体或群体。 ? 优点: 研究假设的丰富源泉; 使研究稀少事件成为可能; 描述性方法 案例分析法: 深入检视一个个体或群体。 ? 观察者偏见; 从单个事件或人出发,很难将研究发现概化; 由于诸多过往事件的复杂性,不可能重构因果缘由; 缺点: 描述性方法 文献、档案分析法: 社会行为的公共记录 ? 优点: 通常比较容易分析大量编码前(非标准化)数据 描述性方法 文献、档案分析法: 社会行为的公共记录 ? 很多研究所感兴趣的社会行为可能从未被记录过 缺点: 描述性方法 问卷调查法: 询问人们关于他们信念与行为的问题。 ? 优点: 使很难观察的行为、思想和情感能够被研究 描述性方法 问卷调查法: 询问人们关于他们信念和行为的问题。 ? 作答问卷的人可能并不具代表性; 人们的作答可能会有偏向或者不真实; 缺点: 描述性方法 相关: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相互间关联程度 (共变)。 相关参数: 两个变量间关联强度的数学的量化表达。 ? 描述性方法通常用来评估相关。 描述性方法 如果两个变量高度相关(比如,溺水的次数越多,冰激凌的销售量就越大),那我们能据此推导出这两者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吗? 为什么? ? 描述性方法 明确因果关系,我们必须使用实验法。 实验法 实验法: 随机安排被试到不同的、被研究者小心操控的条件中(比如,不同类型的社会信息)的一种研究方法。 ? 实验法 自变量(独立变量): 实验者操控的变量 ? 因变量(依变量): 实验测量的变量(暴露给自变量之后) 实验法 两种类型的实验法: ? 1. 实验室实验 2. 田野实验 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 直接操控自变量和它们对于因变量效应的观察。 ? 优点: 能得出因果结论; 对无关变量的控制; 实验法 缺点: 虚构的情境可能不能代表那些在真实生活中发生的事; 人们如果知道他们正在被观察,他们的反应可能会不真实。 ? 实验法 田野实验:在真实的(田野)情境中使用“不知情的”的被试,并控制自变量 ? 优点: 能得出因果结论 能观察和记录真实的反应 实验法 田野实验:在真实的(田野)情境中使用“不知情的”的被试,并控制自变量 ? 缺点: 虽然被试可能不知道他们正在被观察,但情境仍可能是不自然的 相比实验室实验,对外部无关变量的控制较差 实验法 内部效度: 实验得出的因果效应结论的可信程度。 ? 外部效度: 实验结论能够推论到其它真实世界情境中去的程度。 应用社会心理学 陈 浩 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 2010年3月-7月 二主楼A211 第一课 社会心理学导论 1. 社会心理学是什么? 内容提纲 2. 五大理论视角 3. (社会行为的)基本原则 4. 研究方法 社会文化视角 理论视角 进化论视角 现象学视角 是什么在驱动社会行为? 社会学习论视角 社会认知视角 来自较大规模社会群体的诸种力量,比如规范、风尚、社会阶层/级、民/种族认同。 社会文化视角 理论视角 进化论视角 现象学视角 是什么在驱动社会行为? 社会学习论视角 社会认知视角 从我们祖先那里遗传下来的增加他们生存和繁殖机会的基因设置(心理机制),比如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联结。 社会文化视角 理论视角 进化论视角 现象学视角 什么在驱动社会行为? 社会学习论视角 社会认知视角 ? 经典条件反射偏好; ? 被他人奖励过的习惯; ? 模仿他人被奖励过的行为; 社会文化视角 理论视角 进化论视角 现象学视角 什么在驱动社会行为? 社会学习论视角 社会认知视角 人们对情境的主观解释 社会文化视角 理论视角 进化论视角 现象学视角 什么在驱动社会行为? 社会学习论视角 社会认知视角 我们的注意力投向哪里? 我们如何解释和判断社会情境? 我们从记忆中提取了什么? 社会文化视角 理论视角 进化论视角 现象学视角 什么在驱动社会行为? 社会学习论视角 社会认知视角 社会行为的基本原则 社会行为是目标取向的; 社会行为表现为人与社会情境之间的持续互动。 第一原则: 社会行为是目标取向的 我们有很多日常目标: 去商店买东西 学习备试 寻找伴侣 上课掌握知识 ? 第一原则:社会行为是目标取向的 社会目标中还包括基本动机: 建立社会关系/纽带 理解我们自己和他人 获得和保持地位 保护我们自己和那些我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 吸引和维持伴侣 马斯洛 (A.H.Maslow), 1908-1970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图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图示详解 第二原则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