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苏联的改革和解体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戈尔巴乔夫改革 中国改革开放 指导思想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性质 “根本改造我们的整个社会大厦”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目标 全盘西化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政治前提 削弱、放弃党的领导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策略 经济改革失败,过早政治改革 稳妥推进 结果 失败、解体 成就辉煌 列 宁 斯 大 林 复习提问: 列宁领导俄国革命时有哪些探索活动? 斯大林领导苏联经济建设时有哪些探索活动? 什么是“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有何弊端? 随着斯大林晚年身体的逐渐衰弱和思维方式的日趋偏执,他的决策对苏联社会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加深。“斯大林模式”这个僵化的体制已成为苏联社会继续发展的障碍。斯大林逝世后,人心思变,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改革。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和解体 斯大林逝世 一、赫鲁晓夫改革 赫鲁晓夫(1894—1971) 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 赫鲁晓夫 (1894—1971)苏联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执政时间(1953——1964年)。继斯大林之后,是在苏联第一个进行经济改革的人。 人物介绍: (苏联)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和重工业相比较,差距十分悬殊。从工业化开始的1926年到战前的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则为1.5%。农业轻工业的缓慢发展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度发展重工业使人民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949年,当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二核大国,其钢铁和电力发展水平也跃居世界前列之时,而皮鞋产量仅163.6(百万)双,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 ——《苏联国民经济》第87页 电冰箱、洗衣机和电视机产量也极少,1950年产电视机约1.19万台,电冰箱0.12万台,洗衣机0.03万台。农业的情况则更为严重。若按人口平均计算,谷物产量1913年全俄为540.2公斤,1940年才达429.7公斤,1950年为447.1公斤,1955年也才为524公斤;肉类统计1913年为31.4公斤,1940年为24.2公斤,1950年为27公斤,1955年为31.8公斤。          ——周荣坤《苏联基本数字手册》第100、116页 背 景 ——音响,录像机都不能生产 “秘密报告”: 报告很大胆,后果很严重。 1956年,苏共二十大 《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 在揭露和批判个人崇拜上有重大意义,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引起思想混乱,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内容 经济 政治 农业: 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降低交售定额 改组农业拖拉机站 垦荒和种植玉米 工业: 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评 平反冤假错案 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1954年的粮食总产量达到8560万吨,其中来自开垦地的产量为 3720万吨,约为总产量的 43%。新垦区的谷物生产增加得尤为显著。这一年,西伯利亚西部各区的谷物产量比1953年增加了一倍。哈萨克斯坦地区的谷物产量比1953年增加了35%。而阿尔泰地区则几乎增加了三倍。 ——《苏联的农业(统计资料集)》第90—91页 1953苏联玉米种植面积仅350万公顷,1960年玉米的种植面积达到2800万公顷,但是苏联大部分地区的地理条件不具备美国那样的”玉米带”.因此,不少地方农民播种的玉米一无所获.这不仅无法为牲畜提供充足的饲料,而且由于的玉米的种植挤掉了其他作物,连人的口粮都受到威胁. 评价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的政治经济体制. 1964年赫鲁晓夫70岁生日时,苏联几乎重演了1929年斯大林50岁诞辰的那一幕。后来苏共中央在对赫鲁晓夫的责难中说:‘苏联报刊沉湎于日益频繁的报道赫鲁晓夫的活动,并对他大加溢美,1963年全国性大报共刊登了他的120幅照片,1964年头9个月竟至140幅。相形之下,当年斯大林巨照载之极端也不过一年只有10~15次。” 体制未变,小修小补无济于事 1964年 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黑白相间的墓碑 毁誉参半的一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年代里,没有一位世界领袖人物的成败能像赫鲁晓夫的成败如此急剧地和决定性地改变历史的进程。” ──尼克松 黑白相间的墓碑 毁誉参半的一生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 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 经济改革重点:重工业 三、苏联的解体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改革 改革重点:1、经济改革 结果:…… 改革重点:2、转到政治方面 结果:…… “八一九”事件 1991年8月戈尔巴乔夫提出把苏联的国名改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