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节工程材料与制造技术简论幻灯片.ppt

第一章节工程材料与制造技术简论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工程材料发展简述 三、工程塑料的发展简述 工程塑料是一个特定的名称,其广义上是泛指具有高性能又可能代替金属材料的塑料,狭义上是指比通用塑料的强度与耐热性优异,可作为工业用的结构材料并具有功能作用的高性能塑料。 (一)工程塑料发展史 20世纪30年代,高分子结构与性能关系研究的兴起及理论的创立,推动了新型高分子的合成。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了塑料制品的研究。工程塑料主要品种工业化年度及首家商品化的企业列入表1-1 ,工程塑料的快速发展源于80年代以后。 第一节 工程材料发展简述 (二)工程塑料的特点 1.与金属材料相比其优点是: (1)比重小;仅为1.0-2.0,约为铁的六分之一;(2)加工性好,生产效率高;(3)耐水及各种化学药品腐蚀;(4)自润滑性好,摩擦系数小;(5)可以自由着色;(6)容易与玻璃纤维及各种填料复合;(7)优异的电绝缘性;(8)隔热性优良,导热系数约为铁的百分之一;(9)可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和能源。 2.与金属材料相比其缺点是: (1)耐热性能差,软化点低;(2)机械强度低,抗张强度一般约为钢的十分之一;(3)尺寸稳定性差,线膨胀系数约为钢的5倍;(4)耐久性差,长期受重力作用易产生疲劳,在室外长期受紫外线作用,易降低性能。 第一节 工程材料发展简述 四、 复合材料的发展简述 复合材料是指由不同材料组合而成,在新制成的材料中,原来各材料的特性得到了充分的应用,而且复合后,可望获得单一材料得不到的新功能材料。 (一) 复合材料的发展历史 复合材料的发展经历了古代—近代—先进复合材料的过程,最原始的复合材料是在粘土泥浆中掺稻草,制成很好的土砖。 近代复合材料主要包括软质复合材料和硬质复合材料。 第一节 工程材料发展简述 (二)先进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典型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如下: 1.金属基复合材料(Metal Matrix Composites—MMC) MMC所用基体除Al,Mg外还包括Ti,Cu,Zn,Pb,Be超合金及金属间化合物。 2.陶瓷基复合材料(Ceramic Matrix Composites—CMC) 3.其它复合材料 除MMC和CMC复合材料外,目前处于大量研究、开发应用的复合材料还包括:(1)树脂基(高聚物)复合材料,(2)原位复合材料(In Situ Composite),(3)功能精细复合材料(Functional Fine Composites(4)梯度功能材料(Functionally Gradient Materials), (5)碳—碳复合材料(Carbon--Carbon Composites)。 第一节 工程材料发展简述 (三)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1)进一步了解复合材料所特有的复合效应 。 (2)与复合材料有关的物理现象,包括结晶体、稳定态、亚稳态和非稳态或暂稳态、各向同性物和各向异性物、热力学体系与非热力学体系等这些相互对立的物理现象的产生、转化都是复合材料设计和研究的焦点。 第一节 工程材料发展简述 五、其它先进材料简介 (一)智能材料 图1-2为其动作流程。 (二)生物材料 表1-2列出了近年来生物陶瓷复合材料的发展情况。 (三)生态环境材料 表1-3列出了生态环境材料的一些相关种类及其产品。 (四)纳米材料 第二节 制造(工艺)技术发展历史、 现状与发展趋势 制造业的构成见表1-4。 一、 制造技术的发展历史 制造技术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以下六个阶段 : 1. 从18世纪后半叶开始,蒸汽机与工具机的发明导致近代产业革命,揭开了近代工业的历史,促成了制造企业的雏形,其特征是工场式生产的出现。 2. 19世纪电气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导致电气技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开创了电气化新时代,促进了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使制造技术实现了批量化生产和工业化生产的新局面。 3. 20世纪初,内燃机这项重大发明引发了制造业的一场革命。使流水生产线和泰勒式工作制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受二次大战的影响,使以降低成本为中心的刚性、大批大量制造技术和科学管理方式得到空前发展。 第二节 制造(工艺)技术发展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4. 制造技术发展的第四个阶段出现在二战以后,随着计算机、微电子、信息和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制造技术开始向高质量生产和柔性化生产发展。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制造技术的发展则是由于市场牵动造成的。柔性制造单元(FMC)、引发了制造工程中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的革命性飞跃。 6. 进入90年代,制造技术的重要特征是与信息技术、人工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