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气化学模拟试验室
1.關鍵字
1.1 Regional Atmospheric Modeling System (RAMS)
1992年由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發展的中尺度模式,可
模擬及預報氣象場。主要特徵包含:
非靜力平衡方程。
輻射、土壤、植被和微物理積雲的參數化。
變動的SST、植被類型、土壤類型和地表水汽。
使用Two-way interactive grid nesting可解析中小尺度天氣系統,例如雷雨,同時使用較粗的網格模擬大尺度環境場。
Table 1.是模式中詳細的參數介紹。積雲對流是使用郭氏積雲參數化以表現次網格尺度積雲對流,微物理則為
Kessler-type microphysics,可模擬中尺度雲和降水現
象。在植被方面使用LEAF2(Land Ecosystem Atmosphere
Feedback model)這個土地生態大氣回饋模式。
1.2 Chemical Transport Model (CTM)
由中尺度模式計算得到的氣象場可作為化學傳送
模式的輸入(input),在此模式中可計算各種追蹤氣體的化學生成、消耗、傳送、排放率以及沉降過程。模式也包含詳細的光化和化學機制,像是臭氧、過氧化物、NOx和NOy化合物、氫氧根自由基和碳氫化合物等。在有雲時會修正晴天的光化速率常數,而排放的資料則依賴特定的地表使用狀況而定。
1.3 Transport and Chemical Evolution over the
Pacific (TRACE-P)
TRACE-P是暸解全球對流層化學,由NASA所執行的一系列全球對流層實驗(GTE)中的一部份。
在2001年3-4月,使用兩架NASA的飛機(DC-8、P-3B),在西太平洋觀測溫室氣體、光化的氧化劑、氣膠和它們的前驅物。
飛行任務主要目的:
決定從東亞到西太平洋化學和輻射氣膠流出的路徑和它們的前驅物。並決定出流的化學發展,及了解控制此發展的整體過程。
下圖為TRACE-P實驗期間兩架飛機的飛行路徑,DC-8是藍色線表示,由美國西岸出發經過夏威夷、香港、台灣和日本回去;另一架P-3B的路徑則如紅線所示。此外,圖上亦標示了變溫紅外線光譜儀量測的地區,以及臭氧的探空測站。
2.前言
大尺度集中實驗在大氣化學研究扮演重要的角色,如:
NASA Global Tropospheric Experiment (GTE)-Transport and Chemical Evolution over the Pacific (TRACE-P) [Jacob et al.,2003],
International Global Atmospheric Chemistry project (IGAC)-International Geosphere-Biosphere Programme (IGBP) Asian Pacific Regional Aerosol Characterization Experiment (ACE-Asia) [Huebert et al.,2003]及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 Intercontinental Transport and Chemical Transformation of Anthropogenic Pollution 2002 (ITCT 2K2)。
其中第三個ITCT-2K2實驗是在2002年春季,使用一架飛機的觀測,來了解亞洲排放氣膠經過太平洋傳送到美國西岸的過程。這些實驗包含飛機、船舶、衛星和地面觀測。
傳統上,飛行的計畫只依賴氣象場的預報,現在使用CTM表現的3-D大氣化學結構提供飛機進行觀測時路徑的設計,如:Lee et al.[1997]和Flatoy et al.[2000]專注在區域化學天氣預報系統上,而Lawrence et al.[2003]發表全球應用的模式系統。
Ehhalt et al.,1997;Lawrence,2001等人提到:沿飛行路徑得到的資料為真實大氣在特定時間空間特定點的情況,而模式則是預報整個量測期間的變化和3-D結構。所以觀測與CTM模式資料的結合可以更了解觀測場的變化並且判斷觀測的特徵是正常或獨特的
本文作者發展一個3-D區域化學傳送模式(CFORS),內建於區域大氣模式系統(RAMS) [Pielke et al.,1992],使用在ACE-Asia和TRACE-P實驗期間。CFORS的特點是複合tracers在RAMS內線上運作,故所有來自RAMS的氣象資訊可在每時間(~90 sec)被追蹤模式直接使用。
CFORS產生高時間解析度3-D場的追蹤劑分布和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