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节律生物节律
* * 设计小时交通量的计算(考虑方向不均衡性) 式中: DDHV——单向设计小时交通量; K —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 KD —方向不均匀系数(%) §2.2 交通量的基本特性 * * 交通量的空间分布: 交通量的城乡分布 交通量的路段分布 交通量的方向分布 交通量在车道上的分布 §2.2 交通量的基本特性 空间分布特性 方向上的分布 车道上的分布 * * 2.3.1基本定义 地点车速:这是车辆通过某一地点时的瞬时车速。 因此,观测时L取尽可能短,通常以20~25m为宜,用做道路设计、交通管制、交通规划资料。 行驶车速:这是从行驶某一区间所需时间(不包括停车时间)及其区间距离求得的车速。 用于评价该路段的线形顺适性和通行能力分析,也可用于计算道路使用者的成本效益分析。 运行车速:是指中等技术水平的驾驶员在良好的气候条件、实际道路状况和交通条件下所能保持的安全车速。 用于评价道路通行能力和车辆运行状况。 §2.3行车速度特性 * * 2.3.1基本定义 行程车速:行程车速又称区间车速,是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之比。 行程车速是一项综合性指标,用以评价道路的通畅程度,估计行车延误情况。要提高运输效率必须提高车辆的行程车速。 临界车速:这是指道路达到理论通行能力时的车速,对于选择道路等级具有重要作用。 设计车速:是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物理条件限制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用作道路线形几何设计的标准。 §2.3行车速度特性 * * a地点车速直方图 b车速频率分布图 c车速累计频率分布图 §2.3行车速度特性 * * 2.3.2行车速度的统计分布特性 常用以下特征车速表示车速的统计分布特性: 中位车速:也称50%位车速,是指在该路段上在该速度以下行驶的车辆数与在该速度以上行驶的车辆数相等。 85%位车速:在该路段行驶所有车辆中,有85%的车辆行驶速度在此速度以下,只有15%的车辆行驶速度高于此值。 15%位车速:意义与前亦同。 车速分布的标准偏差S与85%位车速和15%车速之差存在着下列近似关系: §2.3行车速度特性 * * 2.3.3时间平均车速与区间平均车速 时间平均车速:在单位时间内测得通过道路某断面各车辆的点车速,这些点速度的算术平均值,即为该断面的时间平均车速,即: 式中: —时间平均车速(km/h); —第i 辆车的地点车速(km/h); n —单位时间内观测到车辆总数(辆)。 §2.3行车速度特性 * * 2.3.3时间平均车速与区间平均车速 区间平均速度:是指某路段的长度与通过该路段所有车辆的平均行程时间之比(以后讲到速度如果不加说明即为区间平均速度)。当观测长度一定时,其数值为所有车辆行程车速的调和平均值,计算公式为: 式中: —区间平均速度(km/h) ; s —路段长度(km); ti —第i辆车的行驶时间(h); n —观测到的车辆数; vi —第i辆车行程车速(km/h)。 §2.3行车速度特性 * * 时间平均速度与区间平均速度之间的互换关系 由时间平均速度可以推算出区间平均速度: 式中: —时间平均速度观测值的方差。 由区间平均速度同样可以推算出时间平均速度: 式中: —区间平均速度观测值的均方差。 2.3.3时间平均车速与区间平均车速 §2.3行车速度特性 三、公路分级 1、公路的技术等级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 2003)根据交通量及其使用性质、任务,公路可分为五级。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2.1 道路交通量三要素特性 2.1.3 道路的交通特性 2、公路的行政等级 按其重要性和公路管理特点又可划分为: 国家干线公路(简称国道,用G表示) 省级干线公路(简称省道,用S表示) 县级公路(简称县道,用X表示) 乡级公路(简称乡道) 专用公路。 三、公路分级 §2.1 道路交通量三要素特性 2.1.3 道路的交通特性 公路网的组成 我国公路网按行政体制由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组成。其中,国道网方案于1964年开始编制,1981年由国家经委、国家计委和交通部颁发试行。该方案共有国家干线公路70余条,全长10.92万公里,布局分为三类。 由首都向四周各省放射,共12条,长2.35万公里。编号:1** 由南北走向的纵线组成,共28条,长3.78万公里。 编号:2** 由东西走向的横线组成,共30条,长4.79万公里。 编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静脉输液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湘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Tecsun德生PL368使用说明书.pdf
- 港口城市发展的动态研究——兼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产业经济专业论文.docx VIP
- 第一单元起始课课件(34张PPT)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全册).pptx VIP
- 桥本氏甲状腺炎课件.ppt VIP
- 完整word封条样式.doc VIP
- 老年人体重管理.pptx VIP
- 输变电工程数字化移交技术导则第1部分:变电站(换流站)[附编制说明],Q_GDW11812.1-2018.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