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08 文言文阅读(二)-2018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之五年高考真题全解二年名校模拟(解析版)
【解题方法】
一、文言实词
高考一直都在考文言实词,只是近两年未考,是不是从此退出了?不会。它仍然是高考大纲规定的主要考点之一,即使不直接考查,也会在文言文翻译题中得到体现。今后可能用一种新题型来考查文言实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学好课文是基础,举一反三是关键。你熟练掌握了120个文言实词,甚至熟练掌握了360个文言实词,如果不会举一反三,也不能在考试中正确答题。高考文言文考查的实词,很少与120个文言实词或是360个文言实词完全相同的,再说,不同的实词在不同的语境里,含义也不尽相同。高考是用课外的例子考查课内的知识点,“举一反三”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文言实词的多义性,我们在理解文言实词的时候,应本着“词不离句”的原则。
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考题形式有三种:①提供解释,辨别正误。这是绝大部分高考试卷的题型。在设题时,大部分试卷只考单音词,少数试卷考两个单音词连用,也有的考双音词,还有的将单音词和双音词放在一起考查。全国新课标卷一直考单音词。到目前为止,试题大都要求从四个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也有选出释义正确的一项,比如2015年北京卷。②直接对实词加以解释。上海市前几年也偶尔出现过此类考题,这种题型比第①种的难度大。③比较实词古今义的异同,要求找出与现代汉语在意义上相同或不同的选项。上海卷曾经出现了这种试题。
第一,明白考查范围。从近5年全国大部分高考试卷看,命题者对文言实词考查的选择有两个特点:第一,重视课内学过的文言实词的含义和用法,立足解释文言实词的语境含义。第二,在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同时,也附带考查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它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偏义复词等。以上便是文言实词的考查氛围。如江苏卷考了使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等;福建卷考了使动用法和通假字等;广东卷考了意动用法和通假字等;浙江卷考了意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等;新课标全国卷及其他省市的考卷也大都分别考了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偏义复词等。尽管高考试题考查的内容每年不同,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高考试卷运用课外的材料考查课内的知识点,学好课文还是最重要的。
第二,认真读懂文本。读懂文本是正确答题的前提。高考浅易文言文材料大都是学生陌生的,虽然“浅易”,但不一定都能读懂。有些同学开始读不懂,便产生恐慌心理,这是非常危险的,势必影响整体答题。这里提醒同学们,遇上一时读不懂的内容或句子,不要惊慌,要相信“我能行”。伟人毛泽东有句打仗的名言:“战略上要藐视它,战术上要重视它。”我们考试答题也是这样,从整体上不要怕它,在每个细节上要充分重视它。辨析文言实词的含义需要阅读文言文的文本材料。首先,要看一遍试题,整体浏览一篇,包括标题、作者、选文出处、注释等。然后,联系自己学过的文言知识,触类旁通,学以致用,再结合试题快速细读一遍,可能大部分都能读懂。如果还有读不懂的地方,就联系上下文推敲一下,猜测一下。这样,答题也就没有多大障碍了。
第三,知道答题方法。一个文言实词,往往有多个义项,解答这类题,要本着“词不离句”的原则,也就是对某个词的解释符合句子的语境义是正确的,不符合句子的语境义是错误的。这是我们在答题时辨析正误的标准。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大都是选择题,即便是其他类型的试题,答题的道理都是相似的。从近5年全国大部分高考试卷看,这类题都是四选一,即从试卷所提供的四个加点实词解释义的选项中,选出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或选出释义正确的一项。答题时,我们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对照法,将词义和句意进行对照;二是比较法,将词义和文中的语境进行比较;三是筛选法,可以筛选正确的项,确定错误的项,也可以筛选出错误的项,以确定正确的项。最后确定答案。
二、文言虚词
)语境推断法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用“焉”作例子来说明。“圣心备焉。”(荀子《劝学》)中的“焉”用在陈述的语境里,是语气助词。“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蒲松龄《促织》)语境是一只“青麻头”(蟋蟀)藏匿在“针针丛棘”之中。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此”。“伏焉”即“伏在那里”。“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语境是交代写文章的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能够看到这篇文章。由此可推断“焉”是代词,代文章。“得焉”即“能够看到它”。“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将伐颛臾》)中的“焉”用在疑问句中,表示责备的语气,由此可推断“焉”是疑问代词,可译为“何、哪里”。
)句位分析法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比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掌控中考】2017中考(贵州专版 人教)数学复习课件第5章 四边形 (共57张PPT).ppt
- 【教师原创】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9.3大气压强课件(29张ppt)%2B视频 (共29张PPT).ppt
- 【整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重力课件 (共17张PPT).ppt
- 【整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课件 (共23张PPT).ppt
- 【整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二节功率课件 (共16张PPT).ppt
- 【整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力与运动课件 (共29张PPT).ppt
- 【整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压强课件 (共17张PPT).ppt
- 【整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一节功课件 (共21张PPT).ppt
- 【掌控中考】2017届中考数学总复习(湖北专版)讲解课件第7章 图形与变换 (共66张PPT).ppt
- 【整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浮力课件 (共21张PPT).ppt
- 专题08 功和能-备战2018年中考之三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省分项解析汇编(湖北版)(解析版).doc
- 专题08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2018年高考化学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基础练测)(原卷版).doc
- 专题08 立体几何(第03期)-备战2018高考高三数学(文)全国各地优质模拟试卷分项精品(原卷版).doc
- 专题08 红军长征(第03期)-2018年中考历史考点总动员系列(原卷版).doc
- 专题07 圆锥曲线(第03期)-备战2018高考高三数学(文)全国各地优质模拟试卷分项精品(解析版).doc
- 专题08 遗传的基本规律-2018年高考生物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解析版).doc
- 专题08 红军长征(第03期)-2018年中考历史考点总动员系列(解析版).doc
- 专题09 力与运动(第02期)-2018年中考物理大题狂做系列(原卷版).doc
- 专题09 力与运动(第02期)-2018年中考物理大题狂做系列(解析版).doc
- 专题08 立体几何(第03期)-备战2018高考高三数学(文)全国各地优质模拟试卷分项精品(解析版).doc
最近下载
- 瓷砖胶品牌、瓷砖胶缺点、瓷砖胶禁忌.doc VIP
- 《杜邦分析法下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以海澜之家为例》7500字.docx VIP
- 2025年高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试卷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住房公积金政策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150题).docx VIP
- EN 50618-2014 光伏系统用电缆.pdf VIP
- 边坡治理工程(抗滑桩、锚杆、锚索、挡板、冠梁)专项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畜牧兽医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第二版)PPT课件(全).pptx VIP
- 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音乐第一单元《生活中的音乐》全单元教学课件课件.pptx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套教学课件(共486页PPT).pptx
- 欧洲知识点PPT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