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部参赛_雨霖铃_茆红军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雨霖铃》(苏教版 高一 必修四)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高一
2.学科:语文
3.学生课前准备:
①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②了解作者。
③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④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1.通过鉴赏,体会词中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点。
2.品味诗词意象,体会作者感情。 教学方法: 诵读、鉴赏、背诵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之前在讲《毛泽东诗词两首》的时候说过,词可以分为几个流派?
明确:两派,豪放派和婉约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
(柳永、李清照)
【百度搜索】
/baike/pic/item/b3b7d0a20cf431adfb0734a24b36acaf2fdd9857.jpg
/baike/c%3DbaikeA2%2C10%2C95/sign=2a2b1d3b35fae6cd18b4fc3066d86a65/e4dde71190ef76c61aef07279d16fdfaae51f3deb48f47c1.jpg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柳永的名作《雨霖铃》,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柳永这个多情浪子的世界。(板书题目)
二、作家作品简介:
柳永,原名三变,排行第七,世称柳七。他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妓,并替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他的词曾传唱一时,甚至“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深受当时市民的欢迎。大约在少年时的“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考取进士,在浙江的桐庐、定海等处做过几任小官。晚年死于润州(江苏镇江县)。
他精通音律,变旧声为新声,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础上创制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慢词,这首词调名《雨霖铃》,就是取唐时旧曲翻制。这支曲本来就是寄托相思的,词调极尽哀怨。柳永此词当为词人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百度搜索】 /view/2134.htm
三、整体感知课文。
1.齐读《雨霖铃》(让学生感受词的感情基调)
明确:哀婉、悲伤、凄清
2.指导诵读,纠正字音
3.欣赏flash《雨霖铃》
【百度搜索】 /flash/47425.shtml
4.上下阕各写什么内容?
明确:上阕写别离的场面;下阕推想别后的情景和痛苦心情
四、具体赏析课文:
1.上阙分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百度搜索】
/photo/Day_080416/0_124205_ba00ccdb10ecb79.gif
(1)起首三句写什么?是情?是景? (写景)
明确:对。写别时景。点明季节、时间、地点和事件。勾勒了一个情人离别的典型环境。
(2)地点呢?(长亭)时间呢?(晚上)季节(秋季)提到秋季会有怎样的感觉?(萧瑟)
明确: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景物特点:“蝉”是“寒”的,特指是秋后的蝉,秋有萧索感受,而蝉在凄凉急促地鸣叫,傍晚时分让人有落寞之感,更兼雨后带凉意。再看词人,一个“对”让我们联想到他的动作可能是“呆”对着长亭。所以,起首句已给全诗定下了基调:“凄切”。
“都门畅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百度搜索】
/baike/c%3DbaikeA1%2C10%2C95/sign=3f90a236aec379316968d17882afd204/ca1349540923dd54112ec758d009b3de9d82d158ccbf509c.jpg
(1)这写什么?(写情)
明确:极写饯别时的心情,委婉曲折,欲饮无绪,欲留不能,依依不舍,难舍难分。
(2)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心思。为什么?
明确:正专注于恋人,所以词中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尖锐。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百度搜索】
/UploadFiles/BBS/2004/09/15/5429242_10069.47.jpg
(1)你怎么来看待这句的意境美?(引导学生发言)
明确:这句写情态。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在目前。
(2)那么词人凝噎在喉的是什么话呢?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百度搜索】
/UploadFiles/BBS/2004/09/15/5429247_10198.26.jpg
(“念去去”二句便是他的内心独白。 )
明确:这句写什么?(写景)“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则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路修远。“千里”以下,声调和谐,景色如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