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香猪产业发展规划文档.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州香猪产业发展规划文档

贵州香猪产业发展规划 廖正录张芸(贵州省畜禽良种改良站) 香猪,是在贵州从江月亮山特定生态环境条件下经过数百年的自然选择及人工选择而形成的特小型猪种,属我国稀有的优良地方微型猪种之一。1993年被农业部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畜种;1995年,在北京首届“百家中国特产之乡”命名暨宣传活动会上,香猪主产区的贵州 省从江县被命名为“中国香猪之乡”;1999?年,贵州香猪荣获“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2000?年农业部130?号公告列为《国家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2002年农业部下达制订《香猪》国家行业标准。香猪具有体型矮小、肉质香嫩、皮薄骨细、基因纯合、纯净无污染、早熟、乳猪无腥味等优良特点,是加工制作色、香、味俱佳的高质量肉品的优质原料;其耐粗饲、抗病力强的特征亦受众多生物科技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亦为人类医学科学研究及生命科学研究难得的实验动物。 一、发展现状 (一)群体现状 香猪主产于贵州省黔东南州的从江、榕江县境内的月亮山区一带。分布于剑河县的久仰、南加、南寨乡(镇),三都县的巫不乡,荔波县的东南部,以及都柳江上游雷山县的永乐乡和丹寨县的排调乡等地。经1977年的西南省区猪种资源调查和1981年的畜禽品种资源普查,界定其在贵州境内群体数量达3.5?万头。八十年代以来,由于猪的经济杂交工作的开展,盲目追求生长发育快、体型大、产肉量多等数量性状,香猪的保种和发展受到冲击,其数量急剧下降。“九五”期西南四省区畜禽品种资源补充调查结果,香猪存栏仅有1.41万头,下降60%,其中能繁母猪2030?头,公猪100头。近年来,各级业务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加大投入对香猪资源的开发和研究。2002?年以中心产区从江县为主体的香猪存栏总数已达12?万头,其中基础母猪达2.5?万头,其产区在由从江西部月亮山一带逐步向外延伸。 (二)产品加工现状 香猪,由于其具有“一小、二香、三纯、四净”及胆固醇低的特点,加上其在人类医学上的潜在价值,近年来深受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美食家的亲睐。根据这一资源特色,从江县1998年就把香猪生产列为支柱产业,给予重点扶持。投入专项资金和小额信贷资金680万元,成立香猪开发公司,建立占地面积达6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加工生产线和200?吨冷库一座,形成年屠宰加工能力100万头。剑河香猪开发公司,建有年加工能力达5000头,其产品在省内占有一定消费市场。 (三)市场现状 香猪由于其遗传特性和生理特点,其作用正在由作为特色保健食品向人类医学应用扩展,市场现状看好。1993?年以来,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到贵州产区引种,曾一度掀起香猪“热潮”,年平均输出种猪500余头,输出商品猪6万余头。从江、剑河香猪开发公司生产香猪火腿、腊香猪、烤小猪、香猪腊肉、美味心肝等系列产品2类9个品种。产品制作将传统的中式腌腊制品加工工艺与现代食品科学技术相结合,采用低温腌制、生物发酵、温熏烘烤、紫外线杀菌及真空包装等技术,确保产品的品质和独特风味。在产品销售上立足本省,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目前已建立了贵州、湖南、广州、深圳等国内销售网络,同时与美国A B A?集团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展示了良好的市场前景。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全国开展香猪研究及产品开发的科研机构和企业达数十家,无论从生物多样性角度,还是保健食品的开发都具有其良好的市场前景。 (四)存在问题 一是缺乏系统选育。由于多年来香猪的保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缺乏系统的选育、导致产地品种类型混杂,体重变异较大,以致纯种数量下降。 二是投入不足。近几年来,虽然农业部及省、州、县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对香猪的保种和开发给予了高度重视,但相对于长期的忽视,投入仍然是杯水车薪,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力量不足,给香猪繁殖选育造成很大困难。 三是技术服务跟不上。香猪产区地处偏僻,乡镇农牧站兽医基础设施差,专业技术人员配置不够,缺医少药的现象较为严重。 (五)发展潜力 一是优越的环境条件,为生产“绿色食品”提供了资源保证。以月亮山区为中心的香猪产区位于黔东南州东南部,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地带,海拔200至1400?米。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植物种类繁多,物候期长,八十年代鉴定的森林物种有2009种,分290?科696?属,成为多种植物区系成分交叉荟萃的场所,可供香猪觅食的野生植物就有46科140余种。月亮山区山高谷幽,沟壑纵横,飞瀑流泉,茫茫原始森林绵亘数百里。林中珍稀动、植物、名贵药材难于计数。特别令人吃惊的是山中众多的长寿老人。香猪生长的环境近乎于原生状态,未受任何工业污染,水质清洁,境内青绿饲料充足,还适宜种植红薯、芭蕉等块根、块茎类饲料作物,可为香猪养殖提供丰富的饲料资源,为生产绿色、无公害食品的理想基地。 二是香猪及其肉制品市场潜力大。据信息网络检索,有关香猪的研究与开发信息达1165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