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课件PPT医学培训课件教育资源教材讲义
第十一章 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第一节 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 第二节 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 第三节 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 第四节 旅游对区域的文化影响 第一节 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影响 一、旅游业的经济特性 旅游业是一种无形的出口产业。 旅游是一种零散的综合产品。它由多种经济部门组合而成,同时受多种经济部门的制约和影响。 旅游业是一项极不稳定的出口产业。 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 有助于货币回笼 增加目的地经济收入 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增加政府税收 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 增加就业机会 二、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有可能引起物价上涨 有可能影响产业结构发生不利变化 过重依赖旅游业会影响国民经济稳定 季节性 旅游需求取决于收入和时间 接待区宏观因素影响 三、消极方面的影响 第二节 旅游对区域的环境影响 一、旅游与环境的关系 独立关系 共生关系 冲突关系 旅游威胁环境吗? 无烟工业≠无污染工业 旅游是一种离开常住地到异地所开展的非谋生的身心体验活动,由于旅游者必须到目的地去消费产品,所以旅游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和环境影响相关。 经合组织强调四种对环境有刺激性的旅游活动 永久性改变环境结构的建设项目(如建设高速公路、机场和度假区); 废弃物(生物和非生物的垃圾对渔业生产的破坏、对健康的损害、降低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等); 旅游活动所造成的直接环境压力(旅游者的到来和活动破坏了珊瑚、植被与沙丘); 旅游对人口流动的影响(移民,城市人口密度增加而农村人口减少)。 2.旅游目的地开发 旅游景区景点及其依托的城市(镇)地域所进行的围绕旅游业产业的各种开发、建设和管理活动 。 许多地方忽视开发与保护并重,在原始、天然的自然地段(适宜发展旅游)大肆毁林开山修路、建造宾馆饭店、各种观光设施(如观光缆车、天梯)和服务设施,甚至开办工厂,造成植被破坏、山林景观变样、水土流失、环境污染。 在同一区域内和毗邻区域开发出大量雷同的旅游景点,致使景点分布过于密集,造成旅游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形成激烈的区域竞争,大范围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自然资源异常丰富、生态环境天然优美的地区,大量地兴建旅游度假设施、别墅营地、高尔夫球场等,天然湖泊水体被各类疗养所、培训中心、度假村、高尔夫会所等包围 东岳泰山南天门景区内修建的“南天门娱乐城”,与岱顶古朴、典雅、超脱的气氛极为不符。 云南大理,在旅游开发中曾一度由于片面考虑古城的石板地面不利于旅游车辆行驶,将其改为沥青路,与古城风貌格格不入。 张家界的索道和天梯更是对这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世界地质公园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受到世界有关组织的警告。 3.旅游活动 一方面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破坏旅游资源与环境,旅游者的数量直接影响着旅游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规模,对环境的污染强度相对增强或减弱。 名胜古迹的损坏和衰败,大量游客涌入旅游目的地造成拥挤和基础设施紧张,游客的践踏使土壤板结,游客的暂时停留带来旅游目的地物资、能源的超常消耗以及旅游设施的超负荷运转,并带来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垃圾污染、噪音污染等。 二、旅游对环境的积极影响 (一)资源保护 (1)保护自然资源 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世界和国家地质公园、自然和文化遗产、示范性农业生态观光园、历史文化名城等途径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文物古迹及历史建筑、地质资源、民俗文化资源等。 充分发挥其对于观光、考察、学习、科学研究的功能,满足人类的精神享受和心理需求。通过对游人的解说、环境教育及辅之以适当的处罚,控制或减轻人们对资源的各种破坏行为的发生。 (2)保护文物古迹(遗址、遗迹)、古建筑 将人类丰富的文物古迹资源通过旅游开发的方式,展示给世人,充分挖掘文物古迹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美学艺术价值、社会教育价值,被实践证明是保护文物古迹资源的最佳方式。 3)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文学、艺术、戏(剧)曲、音乐、舞蹈、民间技艺等) 以文字、符号、声音、形体、色彩为内容的非物质文化。 如我国的纳西族音乐、昆曲、剪纸、皮影戏及其它许多地方音乐、戏曲、民间技艺近年来都不断地恢复、重新繁荣,一方面保持了中华文化的完整性和延续性,另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二)环境的改良 (1)减轻自然环境破坏,美化自然景观 (2)维护生态系统平衡 (3)优化地方整体环境,提高区域形象 积极方面的影响 使历史建筑和古迹遗址得到维护、恢复和整修 使休闲和娱乐场所以及相关设施的数量的以增加 使道路、交通运输服务等基础设施的以改善 使旅游接待区的环境保护和绿化工作得以重视和 维持 消极方面的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770题) .pdf
- 黑龙江省绥化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题试题(含解析)[1].doc
- 2025年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完整答案1套.docx VIP
- 肱骨近端骨折护理查房.ppt VIP
- 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复习(压轴60题19大考点)-八年级下册物理同步知识解读与专题训练(苏科版)(解析版).docx
- 【行业标准】Q∕CR 9205-2015 铁路工程试验表格.pdf
- 遵义会议课件演示.pptx VIP
- 脉管系统—心血管系统(解剖学课件).pptx
- 安达VCD-1000无感矢量变频器使用说明书.pdf
- 中班健康《五官在哪里》.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