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解析:[首发]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重点班)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高一重点班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60分)
1. 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前朝遗民分封领地和相当的治权。分封一词的“分”字,是说受封的诸侯是由中央王朝分出的。“封建”一词的“建”,是说由王室派出的受封者所建立的是国家。这说明西周分封制
A. 主张建立若干独立的诸侯国家
B. 否认诸侯国对周王的隶属关系
C. 肯定诸侯国是周王室的臣属地
D. 使诸侯国彻底独立于周王室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诸侯国并非独立的国家,而是对中央政尽一定政治义务的地方统治机构,据此可排除AD;诸侯国是周朝中央在地方设置的统治机构,隶属于周王,所以B的说法违背了史实,故可排除;依据材料可知,诸侯国是由中央派出或分封,这就肯定诸侯国是周王室的臣属地,故选C。
2. 秦朝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A. 世代相袭
B. 皇帝任命
C. 地方推荐
D. 考试选拔
【答案】B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3. 北宋派文臣以朝臣身份出守州郡,官名为“权知军、州事”。“权”,有临时之意,意谓随时可以罢去。又在州郡设通判,作为副职,与权知军、州事共同处理政事;设转运使为路级财政长官,兼具监察官的身份。这些措施的实质是
A. 对地方行政加以监察
B. 剥夺节度使的行政权
C. 将地方财政权收归中央
D. 防止了分裂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内容可知,材料不仅讲到了北宋加强对行政进行监察,还涉及到军事和财政,所以A是对材料片面的解读,故可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到节度使,故可排除B;将地方财政权收归中央是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不是问题的实质,故排除C;材料描述了北宋时对地方行政、军事和财政的监察与强化管理,其实质用意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故选D。
4. 明清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A. 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
B. 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
C. 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D. 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答案】A
【解析】联系所学,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明成祖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材料只能说明“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选A项。内阁没有决策权,B错误;明朝皇权是强化,C错误;内阁权力取决于皇帝,D错误。
5. 据学者们推测,梭伦改革后雅典成年男性公民约为1000人,贵族可能是2000人。只要有一半甚至1/3的平民出席公民大会,就足以在公民大会中形成多数。据此推断,梭伦改革后的公民大会
A. 基本铲除旧贵族政治特权合员
B. 利于制约和抗衡贵族权力
C. 必然会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D. 调动了公民参政的积极性
【答案】B
【解析】A项是克利斯提尼改革的作用,排除。从题意可知,即使贵族全部投票也不足形成多数,这有利于制约和抗衡贵族权力,B正确。C项的“必然”过于绝对,排除。材料与调动公民参政积极性无关,D错误。
6. 唐代上流社会家庭喜欢从世家旧族中选择儿媳。在宋代,富家之女是人们选择儿媳的首选,“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蔡襄语)这反映出宋代:
A. 四民平等关系的确立
B. 门阀贵族势力的没落
C. 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
D. 理学的社会影响势弱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娶其妻不顾“门户”从侧面反映了门阀贵族势力在没落,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在宋代四民平等关系尚未确立,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错在“政治”地位,不符合题意,排除;在宋代理学的社会影响很强大而非势弱,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抓住关键字眼——不顾“门户”。
7.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为守令者既不得其职,将欲议其法外之意,必且玩常习故,辟嫌碍例,而皆不足以有为。”对材料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 集权过甚导致地方行政效率低
B. 地方势力的膨胀削弱了中央集权
C. 加强对地方官府监察的必要性
D. 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为守令者既不得其职,将欲议其法外之意,必且玩常习故,辟嫌碍例,而皆不足以有为。”,是指中央政府集权过甚,导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十四单元 第三十七课.docx
- 第十四单元 第三十八课.docx
- 第十四单元 第四十课.docx
- 第十二章综合检测题.ppt
- 第十四章 第3讲.docx
- 第十四章 第4讲.docx
- 第十四章 第5讲.docx
- 第十节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课件(27张).pptx
- 第四、五章 检测试题.doc
- 第十章知识梳理.ppt
- 精品解析:[首发]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数学(文)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0课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测试)(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测试)(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练习)(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练习)(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九单元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练习)(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练习)(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练习)(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九单元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练习)(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测试)(解析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