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解析:【全国校级联考】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1(解析版)
2016级高二下学期收心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现念,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而开展的。《老子》书上所有的“道”字,符号形式虽然是同一的,但在不同章句中却具有不同的义涵。有些地方,“道”是指形而上的实存者;有些地方“道”是指一种规律;有些地方,“道”是指人生一种准则、指标或典范。
老子说,有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叫它“道”。为什么不知道它名字,勉强叫它“道”呢?因为我们既听不见它的声音,又看不见它的形体。换句诂说,它是一个有具体形象的东西。“名”是随着“形”而来的,既然“道”没有确定的形体,当然就“不可名”了。
“道”之“不可名”,乃是由于它的无形。为什么老子要设定“道”是无形的呢?因为如果“道”是有形的,那必定就是存在于特殊时空中的具体事物了,存在于特殊时空中的具体事物是会生灭变化的。然而在老子看来,“道”却是永久存在的东西,所以他要肯定“道”是无形的。为什么老子又要反复声明“道”是“不可名”的呢?因为有了名,就会把它限定住了,而 “道”是无限性的。通常我们用名来指称某一事物,某一事物被命名以后,就不能再称为其他东西了。例如我们用“菊花”这个字来称呼“菊花”这个东西,既经命名之后,就不再称它为“茶花”或“蔷薇”了 。由于“道”的不可限定性,所以无法用语言文字来指称它。《老子》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真实常在的“道”是不可言说的,无法用概念来表达的。现在勉强用“道”字来称呼它,只是为了方便起见。
“道”虽没有固定的形体,虽然超越了我们感觉知觉作用的范围,但它并非空无所有;“其中有象”“其中有物”,都说明了 “道”是一个实有的存在体。老子又告诉我们,这个实有的存在体,在这宇宙间是唯一的、绝对的,它本身是永久长存的,不会随着外物的变化而消失,也不会随我外在的力量而改变,所以说它“独立而不改”。有些人把老子的“道”和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底斯的“存有”相比附,这是似是而非的。因为巴门尼底斯所说的“存有”,固然是指唯一的、绝对的、永存的,同时又认为它是不变不动的。但老子的“道”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在不断地运动着的,所以说它“周行而不殆” 。“道”乃是一个变体,是一个动体,它本身是不断地在变动着的,整个宇宙万物都随着“道”而永远在“变”在“动”。“道”的变动,由是产生了天地万物。
(摘编自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老子》书上的“道”字虽然符号形式相同,但它作为老子哲学核心观念的载体,在书中具有不同的涵义。
B. “道”作为形而上学的实存着,既无固定的形体,也无适且的称谓,我们无法用感觉知觉去直接接触到它。
C. 老子设定“道”是无形的,是因为他认为“道”是“不可名”的,如果“道”有了名,它就会被限定住了。
D. 在老子看来,“道”是不会随着外物的变化而消失,也不会随着外在的力量而改变的永久常存的实有存在体。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先总说老子“道”的三个义涵,然后较深入地分析了它的第一个义涵。
B. 文章中“道”的命名问题,巧妙引出“道”是永久存在的无形之物这一特征。
C. 文章第三段引用《老子》里的话,意在说明“常道”“常名”不可言表的特性。
D. 文章第四段比较“道”与“存有”的异同,是为了证明“道”的变动产生天地万物的观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用“道”这个字来指称具有无限件的“道”,只是一种勉强的命名方式,更恰当的名称还有待人们去发明。
B. 通常情况下,客观存在的亊物如果不被命为某个名称,那么它就不会被该名称限定住而存在其他命名的可能性。
C. 如果认同并坚持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底斯的“存有”观念,就可能造成用孤立、静止、 片而的观点看问题。
D. “道”这个不断变动的实存体,在天地万物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而且万物还是由它所创生的。
【答案】1. C 2. D 3. A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C项,颠倒因果,原文第三段第一句说“‘道’之不可名,乃是由于它的无形”,“道”之无形是因,“不可名”才是果。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十章达标测试题.ppt
- 第四章 章末总结与提升.ppt
-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章末整合.ppt
- 第四单元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课件13张.ppt
- 第四章知识清单 小册子.ppt
- 第四章第1节 小册子.ppt
- 第四章第2节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ppt
-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
- 第四章第2节 第2课时 光的可逆性、镜面反射和漫反射.ppt
- 第四章第2节 第1课时 光的反射现象及定律.ppt
- 精品解析:【全国校级联考】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质量监测(二)理科综合物理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校级联考】安徽省江南十校2018届高三3月综合素质检测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校级联考】山西省六校(长治二中,晋城一中、康杰中学、临汾一中等)2018届高三第四次名校联合考试(百日冲刺)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校级联考】武汉2018届九年级3月五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校级联考】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5月)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市级联考】辽宁省凌源市2018届高三毕业班一模抽考数学(理)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校级联考】福建省百所重点校2018届高三年上学期联合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校级联考】广东省茂名市五大联盟学校2018届高三3月联考数学(文)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