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测试)(解析版).doc

精品解析: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测试)(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解析: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测试)(解析版)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 清代已出现的传媒有 A. 报刊、电视 B. 电影、报刊 C. 电视、电影 D. 互联网、电影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电视业起步于1958年,互联网接入是在1994年,排除ACD项。鸦片战争以后,外国人在治外法权保护下,继续在中国办报刊;19世纪末电影传入中国,迅速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新式娱乐活动,故B项正确。 点睛:紧扣设问要求“清代已出现的传媒”,结合近代报刊与电影发展的史实即可知道答案。 2. 在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 A. 《时务报》 B. 《万国公报》 C. 《民报》 D.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1833年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故D项正确。《时务报》是维新运动时期著名的维新派报纸,是当时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排除A。1895年康有为创办《万国公报》,宣传维新思想,排除B。《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宣传反清革命思想,排除C。 3. 1896年8月10日《申报》刊登广告:徐园初三夜仍设文虎(灯谜)候教,西洋影戏,客串戏法。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西洋影戏”已遍布中国各地 B. 中国人的娱乐活动更加丰富 C. “西洋影戏”伴随着优美的旋律 D. 中国大众娱乐发生彻底改变 【答案】B 【解析】A、D两项太绝对化;当时电影属于无声电影,C项不符合史实。 4. 如图是2005年中国邮政为纪念中国电影百年华诞而发行的纪念邮票。该邮票纪念的影片是 A. 《渔光曲》 B. 《定军山》 C. 《风云儿女》 D. 《杨门女将》 【答案】B 【解析】由图片中的人物和时间可知,这是纪念近代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邮票,故选B项,不选ACD三项。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发展?影视的发展 5. 北京时间2015年7月31日,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获得成功。国际社会第一时间获知消息的主要途径有 ①电影 ②电视 ③广播 ④互联网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能够第一时间获知国际事件信息的主要途径有电视、广播、互联网,而电影与其他媒介相比,时效性差,因此排除含①的选项,排除ABD,所以选C项。 6.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习惯,它有利也有弊。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欲从各方面调查互联网对社会和中学生的影响,他们所拟定的调查报告的题目最贴切的是 A. 互联网给人类带来巨大挑战 B. 中学生上网利弊谈 C. 互联网促进教育发展 D. 互联网为人类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它在给人类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巨大挑战,有利也有弊,故可知报告的主题应该是“中学生上网利弊谈”,B项正确。ACD项只涉及互联网的积极作用,没有涉及弊端,与材料不符,排除。 点睛:解决本题须紧扣“互联网有利也有弊”,理解材料设问“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欲从各方面调查互联网对社会和中学生的影响,他们所拟定的调查报告的题目最贴切的是”,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7. 1919年《京报》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做了专门报道,这一报道最能体现出报纸具有的功能是 A. 图文并茂,声像具备地传播重大事件 B. 传播时事新闻,以助人们快捷了解重大事件 C. 舆论监督,以助人们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 D. 通达民情,以助人们更便利地上书言政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与分析的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报刊的社会功能较多,可以传播时事新闻,可以进行舆论监督,也可以通达民情,而材料中“对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做了专门报道”正是对此功能的体现,B符合题意; A错在“声像俱备”,C、D中的社会功能与题干无关,故选B。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报纸的功能 8. 2012年夏上映的电影《搜索》反映了网络时代的“人肉”技术,通常是娱乐大众的利器,但很不幸,它也可能成为一种杀人工具。这表明 ①网络具有传递信息迅捷的特点 ②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③网络已成为替代法律和行政手段的社会伦理道德防护墙 ④网络自由的滥用等带来了一些弊端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目反映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史实,互联网通信技术发展的影响,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反映互联网具有负面影响,应该排除③项,故选C项。 9. 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