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初中八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

精品解析: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初中八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解析: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初中八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初中八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A、利用日晷晷针影子变化计时,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由于空气的密度不均匀而引起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卢沟桥在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原理,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光的直线传播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光的反射是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又返回的现象,光的折射是由于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它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要注意区分。 2. 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固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A、秋天的早晨,山间出现的“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A错误; B、用铜水铸造成精美的青铜器,是液态铜水变为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固现象,故B正确; C、香山的红叶上出现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C错误; D、水库中的冰减少,是因为固态冰变为液态水,属于熔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我们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判断。 3. 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 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 B. 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 C. 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 D. 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答案】D 【解析】A、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控制了水的表面积和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可减慢蒸发,不合题意; 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控制了蔬菜的表面积和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可减慢蒸发,不合题意; C、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控制了酒精的表面积和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可减慢蒸发,不合题意; D、将洗过的湿衣服晾在向阳通风的地方,既提高了温度又加快了空气流动,从而加快了蒸发,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加快或减慢蒸发,都是从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去考虑.要学会将知识应用于生活,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4. 下列数据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教室天花板到地面的距离约为3m B. 一支圆珠笔的长度约为50cm C. 一个鸡蛋所受的重力约为2N D. 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kg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长度的估测,要以身边比较熟悉的长度来作为标准进行比较,如张开手掌,中指指尖到大拇指指尖大约是20cm。质量的估测,要换算成生活中比较熟悉的斤来估计,平时所说的1斤就是0.5kg.重力的做法,要换算成质量来进行估计,因为生活中说的都是质量。 A、3m的长度,与教室天花板到地面的距离较为吻合。 B、一支普通圆珠笔,与手掌张开长度差不多,应在20cm左右.故此项错误。 C、一个鸡蛋重力5N,则质量为m=,即1斤,这明显是错误的。 D、一个中学生质量500kg,即1000斤,明显错误。 故选A。 考点:数据的估测 5. 下列光学器件中,对光有会聚作用的是 A. 平面镜 B. 凸面镜 C. 凹透镜 D. 凸透镜 【答案】D 【解析】解答:A. 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对光没有会聚作用,故A错误;B. 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B错误;C.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C错误;D.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D正确。 6.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 用“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 C. 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D. 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响度不同 【答案】B 【解析】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选项A不正确;用“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故选项B正确;由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故选项C不正确; 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音色不同,故选项D不正确;故选B。 7.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B.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 物体间不接触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D. 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答案】C 【解析】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故A正确;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B正确; C、两个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会有力的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