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共26张PPT).pptx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共26张PPT).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共26张PPT)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有四人夜饮密室,一人酒酣,谩骂魏忠贤,其三人噤不敢出声。骂未讫,番人摄四人至忠贤所,即磔骂者,而劳三人金。三人者魄丧不敢动。 ——《明史 刑法志》;四大权阉;宦官专权;直接原因:明朝后期,皇帝很少过问政事; 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十分之九的人家失去土地。政府还不断地增加赋税,人民怨声载道。 ; 明朝后期赋税特别沉重,在正常赋税外,明政府借口对后金作战,加征“辽饷”;借口剿灭农民起义,加征“剿饷”;借口训练军队,加征“练饷”;合称“三饷”。三饷的总额大大超过正常赋税。人民怨恨至极,唱出这样一首民谣:“老天爷,你耳又聋来眼又花,你看不见人,听不进话。杀人放火者享着荣华,吃素念经的活活饿杀。老天爷,你不会做天,你塌了吧!你塌了吧!” ;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640年,河南一带灾荒严重。李自成率起义军进入河南,对土地高度集中、赋税十分沉重的状况,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均田免粮”反映了贫苦农民对土地的强烈要求和减免赋税的迫切愿望,得到人民的拥护,起义军迅速发展到几十万人。 ;“均田免赋”口号;问题二: “均田免粮”口号的在中国农民革命史的地位如何呢?; 当时到处传唱着民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起义军攻占洛阳后,将贪婪残暴的福王朱常洵砍头示众,没收他的粮食、财物,分给饥民。  ;经过;明末农民战争的原因;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1、为什么李自成进军河南后,受到人民的热烈拥护?;阅读以下关于隋末、南宋、明末人民反抗斗争的材料   材料一 王薄拥众据长白山……,又作《无向辽东浪死歌》(浪死:白白送死)以相感劝,避征役者多往归之。 --《资治通鉴》   材料二 “法分贵贱贫富,非善法也。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持此说以动小民。--《三朝北盟会编》 材料三 谓五年不征,一民不杀,且有贵贱均田之制……,伪为均田免粮之说。回答:(1)据材料一、二、三、指出各次农民起义的主要斗争要求是什么?据此说明隋末至明末农民起义的发展与深化。(6分);材料四 ……擅自加征,又妄议每机一张税银三钱,人情汹汹,讹言四起。于是机户皆杜门罢织,而织工皆自分(自己预料)饿死,一呼响应,毙黄建节(税官)于乱石之下,付汤莘(当地恶棍)等家于烈焰之中,……不挟寸刀,不掠一物,预告乡里,防其延烧,殴死窃取之人。抛弃买免(行财求免)之财。 回答:(2)材料四所述与以上农民起义的性质有何不同?反映了什么问题。(4分);4、大一统王朝屡屡被农民起义推翻,一再印证了 “舟水之喻”。秦末和明末农民起义的共同点是() A以民间宗教为组织形式 B带有反对民族压迫的特色 C为反对苛政而举兵 D以平等的口号相号召;6、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措施中,与后来的 宦官专权有直接关系的是 ( ) A 废除丞相 B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C 八股取士 D 地方设“三司”; 8.满洲原名女真,他们最早居住在什 么地方?;阅读讨论思考题: 1、明末农民战争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认识? 2、明朝中后期的政治腐败表现在哪些方面? 3、根据课本史实分析宦官专权出现的原因? 4、明朝中叶最突出的、最严重的社会问题是什么?由此带来了哪些社会危机? 5、如何认识均田免赋口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