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再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再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说起习惯,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培根所说一句话: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又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是好习惯,则会让人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你一辈子。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十分重视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此,叶圣陶专门写过《习惯成自然》和《两种习惯养成不得》等文章。这些文章虽然写于20世纪40年代,但至今读来倍感亲切,文中所阐述的主要思想对当今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仍不乏启示意义。小学阶段的孩子是处在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期。小学阶段养成的习惯一般长大后不会改变。这就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我国近代教育家杨贤江认为:“习惯的力量比生命还要大。”他还强调指出:“我们最初所养成的习惯,必须是正确的、有益的。倘若始基不好,不仅难以改正,而且一定会成为进入社会生活的障碍。”因此,家长一定要抓住小学这个最佳期,对孩子进行坚持不懈的教育训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习惯的形成 人的习惯是怎么形成的呢?首先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习惯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1、习惯是注意的结果。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发现:处理知识,引起事物的发生,把秩序带入到我们内在的生活和外显的行为中,这些都占用了注意力。注意对于处理情绪,制定目标,解决问题是必需的;对于阅读、谈话和驾驶汽车也是必要的。没有它就不能完成对外界环境做出适当反应的工作。      2、习惯是个人与环境、行为相互影响的结果。在心理学界,对行为受什么因素影响和决定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行为、环境、个人内在诸因素三者相互影响、交互决定,构成一种三角互动关系。这一种观点在众多的行为因果观中独具特色,从这一观点出发,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不可以等待“习以为常”,也不可以“习焉不察”,更不能“习是成非”。而应该能动地以社会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加以训练,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行为习惯是自我调节的结果。班图拉的自我调节论认为,人的行为不仅要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人们也可以通过自我生成的因素,自己调节自己的行为。他指出:“如果行为仅仅由外部报酬或惩罚所决定,人就会像风向标一样,不断地改变方向,以适应作用于他们的各种短暂影响……事实上,除了在某种强迫压力下,当面临时各种冲突时,人们具有自我指导的能力,使得人们可通过自我的结果为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施加某种影响。”因此,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的过程是一个人将外在的要求内化为自身需要的过程。 (三)、家庭中需要培养孩子哪些良好习惯?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国家教委颁布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全国范围内施行。为了便于小学生熟记,还编写了行为规范《三字歌》。对这些内容,家长都应有所了解,并积极配合学校,教育指导孩子。根据家庭教育特点,家长可重点培养孩子下列良好行为习惯。 1、品德礼貌习惯。 (1)孩子在家中的品德礼貌习惯。,①出去,回来要向父母、老人问候或说:“我出去了,再见。”“我回来了”。②出门玩耍,有事都要告知父母或征得同意,并让父母知道去向。③对父母、长辈说话要恭敬,不许高声,不许顶撞。①不打扰父母。长辈工作,家人休息时要轻声说话做事。⑤吃饭时,长辈不动筷,自己不先吃,好的菜不一人独吃。③父母呼唤应即时答应。虚心接受父母的批评。①家里来了客人,要叫人,有礼貌。要问父母是否需要回避。③同学来了要欢迎,去了要送客。③对兄弟姐妹、亲属有礼貌。 (2)孩子在外边的礼貌常识和行为:①对人友好礼貌,懂得并学会使用“您、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②别人向自己问话,要热情明白地回答。不能低头无语或听而不闻。③别人对自己说话要注意听,不左顾右盼,心不在焉。④保持头发、衣服、仪表的整齐清洁,⑤不随地吐痰、大小便,不乱扔果皮纸屑,遵守“七不”规范,③坐汽车给老人和怀抱婴儿的人让座。 (3)口语文明。①不说脏话、粗话,不提别人绰号。②打招呼懂得老小与辈份,不没大没小,没老没少。③与人说话口气温和,不顶撞人,不高声喊叫。④其他方面。热爱集体,心中有他人,尊重别人,助人为乐。 2、守时惜时的习惯。 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从小懂得“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从而养成守时惜时的良好习惯。每天从早到晚要做到早上定时起床,晚上定时睡觉,不睡懒觉。不因看电视而影响睡眠。保证每天9-10个小时的睡眠。早上起床后要有充裕的时间整理床铺、洗刷、吃早饭,并确保上学不迟到,上学时间也不应太早,否则,校门尚未开启,孩子在马路上游荡,容易发生意外事故。上学迟到不仅影响孩子本人和班级的学习,还容易使孩子产生拖沓、不求上进的思想。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鞑玩耍。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