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学]矿床学 第十五章 成矿控制和成矿规律
典型的陆相红层铜矿、红层铜一钒一铀矿等也只有在这个间断以后,随着大陆的成长和陆生生物的繁殖和腐化才得以大量发育。 综上所述,太古代一元古代间断主要是与这两个时期地壳的成分和性质的变化有关;而后三个间断则主要与水围和气圈的成分变化有关。特别是最后两个间断基本上是由生物圈的演化而造成的。由于生物量的增加,大气和水圈中O2 和CO2 的含量发生了变化。地球发展历史的早期地表CO2 较多而 O2 较少,后期则 O2 增多而 CO2 减少。然而,在当代,人类活动造成大气污染,CO2 又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关于地壳演化与矿床类型的变化情况可参见表15-3。 从上面介绍的地球外圈的发展演化及与某些矿床的时间、空间分布关系来看,显示了成矿作用的不可逆的螺旋式的发展趋势。 上面我们扼要介绍了关于矿床形成与地壳演化关系的一些论点,尽管这些资料和论点是初步的、带有探索性的,但它们是在深入追溯矿床起源和分布规律时必然要涉及到的一些根本问题。从事物是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出发,只有深入认识地壳和上地慢的发生和演化过程及其对矿床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才有可能全面掌握矿床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 * (1)域成矿规律的系统总结﹑完善和提高 针对区域成矿研究对象、目的、内容、方法等多年实践,国内外区域成矿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今天的区域成矿研究不应只停留在区域控矿因素(如地层、构造、岩浆、岩相、变质、风化 等)的单一归纳和综合上,而应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如系统科学和地球动力学的思路和方法,充分吸取地质基础学科的新颖成果,对复杂多变的区域成矿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和系统总结,并逐步明确和提出了以成矿系统为核心内容的区域成矿学的研究思路。这个研究思路可不断加以完善并概括为:以唯物辩证法、系统论和历史观为指导,以对典型成矿区带的解剖为例证,以构造-成岩-成矿动力学为主线,以成矿背景、成矿系统和成矿演化为基本内容,研究区域成矿物质基础和时空结构,提高区域矿床形成和分布规律的认识,为矿产预测和普查找矿提供科学依据。《区域成矿学》一书的问世(翟裕生等,1999)则是对区域成矿规律进行总结﹑完善和提高的精典之作。 ? (2)古大陆边缘成矿构造动力的探索 古大陆边缘是壳幔作用最活跃、地壳运动最复杂、物质能量交换最频繁、成矿作用最显著地带之一,世界许多大型、超大型矿床均分布在古大陆边缘。我国地处几大古板块交汇地带,古大陆边缘成矿现象显著,深入研究不同类型古陆边缘的成矿系统及其动力学特征,在区域成矿研究基础上将能从更深层次上认识中国构造演化与矿床分布规律,以从战略上指导找矿工作。 古大陆边缘是大陆岩石圈与大洋岩石圈交接地带,是古陆块体拼接之地,在漫长地质演化中,经历多种型式构造格局的演变。不同环境对不同类型成矿作用控制不同,从而造成古大陆边缘多种成矿型式叠加,成为赋矿极有利地段。按古大陆边缘类型可划分被动大陆边缘和活动大陆边缘及碰撞带等不同的成矿系统。 * 被动大陆边缘成矿系统是在拉张体制下地壳减薄、裂解和大幅度沉陷环境的产物,对成矿的控制特点主要表现为:拉张环境(如裂谷)有利于幔源、壳源成矿物质的输出,有来自经受长期风化古陆的陆源成矿物质,裂谷中有充沛的矿源和来自深部与地层的矿液和卤水,高地热梯度和高热流有利于成矿元素的迁移,盆地边缘断裂包括同生断裂系统,成为导矿、导热和成矿流体的良好通道,而相对封闭的盆地则有利于矿质和含矿围岩的沉积。 活动大附边缘及碰撞带成矿系统是古被动大陆边缘在其后的相邻板块的俯冲或碰撞作用中转化形成,都是在挤压体制下进行的。板块俯冲将大洋中富含各种金属的火山和沉积物带入俯冲带深处,经熔融后成矿元素随岩浆和热水进入上部地壳,使幔源和壳源成矿元素在此富集,并垂直俯冲带作有规律的展布。而不同板块的对接碰撞造山,广泛发育变质作用、花岗岩侵位及深部地质作用,加剧了对早期地壳的活化改造和外来矿物质的添加,成为有利的赋矿地段。 由此可见,古大陆边缘的成矿作用与地球动力学有着密切关系。近二十年来,大陆边缘地质构造演化研究已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对大陆边缘的成矿作用及其演化研究相对较薄弱,未能很好把大陆边缘壳幔活动和成矿作用有机地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构造成矿理论的发展。因此,应该十分重视古陆边缘和结合部位山-盆转换系统演化、古-大地构造格架与成矿系统、成矿动力学关系的研究,阐明古大陆边缘不同类型板块作用形成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潜在能力。为此运用成矿系统的思想和方法重点研究古大陆边缘的成矿规律,将成矿系统作为古陆边缘岩石圈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板块构造演化的角度探讨不同成矿系统的形成过程和动力学特征,是一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工作计划]社会实践活动方案书——敬老院.doc
- [工学]04-10信号考题分类计算题.ppt
- [工学]15章 矿山排水设备的选择设计.ppt
- [工学]Dijkstra算法的MATLAB实现.doc
- [工学]××大学学院数字校园校园一卡通系统解决方案带通道.doc
- [工学]信号与系统历年考题.doc
- [工学]化工常压塔毕业设计.doc
- [工学]双向板课程设计书-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设计.doc
- [工学]基于STM32的温湿度检测和无线的传输.doc
- [工学]工程制图习题集答案何文平主编习题集答案-第二章 投影基础.ppt
- 上杭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范文).docx
- 基于2025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模式的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报告.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劳动六年级下册湘教版《劳动教育》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劳动六年级下册湘教版《劳动实践指导手册》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年工业互联网G技术应用现状与趋势,低时延通信保障策略研究.docx
- 童年梦想:2025年全球玩具市场需求洞察与产品安全解决方案报告.docx
- 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融合中的体育产业政策优化研究报告.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劳动六年级下册粤教版(主编:徐长发)教学设计合集.docx
- 上犹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运动康复器材在运动康复机构的应用与发展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