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法规与伦理2技术介绍.pptVIP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播法规与伦理 第二讲 伦理的一般实践原则 一、历史名家的 实践智慧 1 孔子、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 例:有人落水正在挣扎,你将怎么办? 不可接受行为 可接受行为 不可接受行为 怯懦…………勇敢………… 蛮勇 美德的中间地带并非每个个体都处在相同点上,而要看具体情形。 比如两个人同时看到有人落水,一个不会游泳却跳下去就是蛮干,什么也不做是怯懦,大声呼救帮助找绳索就是勇敢;而另一个是游泳健将,跳下救人是勇敢,不下水是怯懦。 孔子的中庸之道: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惟中庸之德为至。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美德存在于两个极端之间。 “良善的生活”(幸福)是人类最高的善,个人应当具有实践的智慧,在日常行为中要充分发挥实践智慧,体现出伦理美德,以便良善地生活。其伦理体系也称为“美德伦理学”。 2 康德的绝对命令 A 道德法则。这是康德伦理思想的中心,他认为人们只有遵循道德法则行动才是符合道德的。真正的道德乃是善良意志本身。他把道德法则归结为:实现道德法则是人们的义务,这个道德法则又体现为;“你要永远把人当作目的而不能当作实现目的的手段。”这种道德法则是人行动的法则,自由意志是其前提和保证。意志自由和道德是相互促进的。 B 康德的绝对命令,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良心,你的行为准则要成为一条普遍的规律,才是道德的。 “不论做什么,总应该做到使你的意志所遵循的准则永远能够成为一条普遍的立法原则。”这是人们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也叫“绝对命令”。 3 边沁的功利主义 1 功利主义,是把个人利益看作人类一切行为的动因,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根本道德原则的哲学伦理学说。 2 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总和就是社会利益,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也就实现了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3 立法者(或执行者)的任务在于计算苦乐的价值,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因为不同的快乐和不同的痛苦之间是可以通约的,只有量的差别,没有质的不同。 三者比较 亚里士多德 中庸之道 美德存在于两个极端之间 行为者 康德 绝对命令 你的选择可以成为普遍规律。将博爱、仁慈视为结果而不是手段 行为本身及其背后的目的(动机) 边沁 功利原则 行为对错是由它对结果贡献大小决定的 结果 二、新闻伦理学 美国斯坦福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吴惠连:“我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设了一门新闻伦理课,其实没有什么专门的新闻伦理,我的意思是,没有什么伦理仅仅适用于记者,而工人、农民等就用不上了。而且我相信。我们不能早上起床先穿一件‘伦理’的外衣去政府工作,回家后换成另一件‘伦理’的外衣与孩子们共进晚餐,然后披上第三件‘伦理’的外衣去商场购物。我相信只有一种伦理——无论你来自中国、美国、泰国等等任何国家,任何6岁的小孩子都知道:不要伤害别人,不要偷盗,不要撒谎… …新闻伦理,其实就是将生活中的伦理应用到新闻报道的实践中去。” 三、 练习案例 1 在2004年,某媒体在播放俄罗斯人质危机事件时,屏幕下滚动播出这样的信息: 有奖竞猜——俄罗斯人质危机中一共多少人丧生:答案 A××人;B××人;C××人;D××人。参加的方式是:××用户发送答案至××××,××用户发送答案至××××。当时,俄罗斯人质事件死亡人数仍在上升,俄官方的死亡数字为334人,当时仍有约200名学生下落不明。家长仍在焦虑地等候亲人的消息。请对该媒体的行为做出评论。 2 一家省级晚报曾用《奇怪奇怪真奇怪、一条钢筋穿两人》的标题,报道两个建筑工人坠落,钢筋像糖葫芦一样将他们“串”了起来。 3 某新闻副标题:两河南人又在京犯案 4 某评论的标题: 男人可以包二奶,女人为何不能找情人 5 广州某报纸的一则新闻:以“想找个依靠、想傍个大款、想入户广州,非法同居终食苦果”为引题,“未婚妈妈难讨仔钱”为主标题。 6 2002年大连空难时,某报纸刊有一张照片:反映工作人员成功打捞出黑匣子的照片,整个照片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有的鼓掌,有的还激动地举过头顶。 7 在世界杯期间,某知名体育报纸的标题:世界杯,忍受没有性生活的日子 8 一则新闻标题:以“城市越发达,文明程度越高,狗文化越盛”为引题,以 “鸡鸣盛世狗业兴”为主标题。 9 某评论性别分为三类:“男人、女人、女博士” 10 一则新闻标题:招魂术,来自草根的文化 11 一则新闻标题:以毒攻毒,糖尿病者应多吃糖 四、 历史上 经典案例 案例1:如图《饥饿的苏菲》 1994年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却导致摄影师内疚自杀的《饥饿的苏菲》 它的构图是很平静的。夕阳下,一个骨瘦如柴的非洲小女孩正匍匐在地,身后不远停着一只虎视眈眈的兀鹰。没有紧张,没有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