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3-24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
1
冬至
异称:亚岁、南至、长至、履长、日至、冬节
《汉书·薛宣传》:
及日至休吏,贼曹掾张扶独不肯休,坐曹治事。宣出教曰:“盖礼贯和,人道尚通。日至,吏以令休,所繇来久。曹虽有公职事,家亦望私恩意。掾宜从众,归对妻子,设酒肴,请邻里,一笑相乐,斯亦可矣!”扶惭愧。
《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敢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冬至节俗
拜天颁历
冬至圜丘祭天,夏至方泽祭地
祭祖贺冬
《四民月令》:“其进酒尊长,及修谒刺,贺君师耆老,如正日。”
《独断》:“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守冬,冬除(除夜)。金盈之《醉翁谈录》:“守冬爷长命,守岁娘长命。”
献袜履(履长至)。曹植有《冬至献袜履颂》
观兆测年
2018-3-24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
2
2018-3-24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
3
冬至大于年
白族亦认为“冬大年小”。
《史记·封禅书》:“冬至日,礼天于南郊,迎长日之至。”
《后汉书》:“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宋书》:“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朝贺,因小会,其仪亚于岁朝。”
冬至许多节俗与年节相似。
冬至前一日称“冬住”。冬至夜也称“除夜”,要“饮节酒”,食馄饨(冬馄饨、年馄饨)。
2018-3-24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
4
数九
《荆楚岁时记》:“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算九,三九四九冻死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无凉丝,反冻十来天。
2018-3-24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
5
画九、写九
九九歌版本很多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冰消散,六九春打头,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担,八九不犁地,不过三五日,九尽扬花开。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隔河看杨柳,七九 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画九、写九
道光皇帝制作九九消寒图: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
陈邦贤《自勉斋随笔》:“上点天阴下点晴,左风右雨雪中心。”
写九
画九
2018-3-24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
10
祭灶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北二三南二四),各地均祭祀灶神,俗称过“小年夜”。
灶神又称司命,俗称灶王爷。
宋陈藻《平江腊月廿五夜作》
昨日宰猪家祭灶,今宵洗豆俗为糜。
燔柴夹水明如昼,截竹当阶爆御魑。
故国赛还新岁愿,老翁回忆幼年时。
才高命薄天相戏,我亦刚肠不肯悲。
灶王爷
2018-3-24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
13
祭灶诗
范成大《祭灶词》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元刘庭信《双调·折桂令·忆别》节选:
想人生最苦离别,雁杳鱼沉,信断音绝。娇模样甚实曾丢抹,好时光谁曾受用?穷家活逐日绷拽。才过了一百五日上坟的日月,早来到二十四夜祭灶的时节。笃笃寞寞终岁巴结,孤孤另另彻夜咨嗟,欢欢喜喜盼的他回来,凄凄凉凉老了人也。
2018-3-24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
14
祭灶的传说
《后汉书·阴识传》:
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以后,暴至巨富,田有七百余顷,舆马仆隶,比于邦君。子方常言“我子孙必将强大”,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
2018-3-24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
15
灶神的由来
《庄子·达生篇》:“灶有髻。”
司马彪注:“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俗称灶神娘娘、灶王奶奶,亦有本也。
《淮南子·泛论训》:“炎帝作火官,死而为灶神。”
《说文解字》:“周礼以灶祠祝融。”
2018-3-24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
16
媚灶
宋林同《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阴子方》:
祀灶令人富,相传阴子方。
安知田至孝,非在荐黄羊。
宋方回《十二月大暖雨二十四昼夜二十五日始雪》:“夜来闻祭灶,犹卖胶牙饧。”
《东京梦华录》:“二十四日交年……贴灶马于灶上,以酒糟涂抹于灶门,谓之醉司命。”《宛署杂记》:“坊民刻马形印之为灶马,每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鬻以焚之灶前,谓之送灶君上天。别具小糖饼,奉灶君。具黑豆寸草碗许为养马具,一家少长罗拜,即嘱之约:辛甘臭辣,灶君莫言。至次年初一日,则又具如前,谓为迎新灶。”
2018-3-24
中国传统节日民俗
17
除夕
异称:年三十、除夜、岁除
唐太宗李世民《守岁》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李世民《除夜》
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冰消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