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院內感染
院內感染簡介 Definition 院內感染 (nosocomial infection )的定義 指病患住進醫院期間因醫療行為才造成微生物侵入病患體內或住院期間才獲得的微生物所造成的感染 不包括入院即有的或潛在的感染,但入院時即有的感染是由上次住院執行之醫療措施所引起者亦可稱之,如手術後之傷口感染 Chains of infection Infectious agents Reservoirs Portals of exit Modes of transmission Portals of entry Susceptible hosts 保護力 衛生習慣 Infectious agents Common bacteria Mycobacteria Chlamydia/Rickettsia Virus Fungi Parasites Prion Reservoirs Patients Healthcare worker Environment Devices Water Laboratory 常見的院內感染 泌尿道感染 (UTI) 外科傷口感染 (SSI) 呼吸道感染 (RTI) 血流感染 (BSI) 其他 院內感染的發生率 大型教學醫院 :約4~5‰ 小型教學醫院 :約3~4‰ 小型非教學醫院:約2~3‰ 院內感染控制之任務 院內感染之監視與調查 院內感染群突發之調查 醫事人員之教育 醫院員工之健康檢查及感染防治 抗生素使用之管制 感染控制計畫之研究發展 新產品之評估及監視 醫療品質之審查評估 醫院行政主管對院內感染監視報告應有的認識 發生感染群突發或大流行 感染率的高低並不代表院內感染管制的好壞 院內感染較多的病房,常是抵抗力低下病患較多的病房 加強監視理論上不應發生之院內感染 多利用同一單位及同一部位感染,前後月份院內感染率之變化 多利用抗生素抗藥性報告 感染管制執行人員的職責與角色 建立完整的院內感染監視系統,持續性的調查醫院中發生的感染病例 定期整理及分析資料,製作月報表及年報表,並於業務會議中向委員提出報告 協助製定,修訂及推行各部門有關感染管制的政策及程序 應用流行病學的方法,調查及處理群突發 協助醫護人員處理感染病人的問題,以避免感染的傳播(如指導隔離措施) 參與有關院內感染管制之在職教育 協助推動員工保健計畫 誰需要接受感染管制訓練 所有員工,任何一位照護病人的人,可能接觸病人或接觸病人碰觸過的物品。包括醫生、護士、實習生、代訓者、呼吸治療師、 物理治療師、服務員、清潔人員、洗衣工廠人員、實驗室人員等。 病人及訪客也需要了解。 院內感染的後果 病患方面 醫院方面 醫院工作人員方面 社會方面 院內感染的後果(Ⅰ) 1. 病患方面: 加重病人身心的痛苦,甚至於死亡 住院日數的延長 醫療費用的增加 2. 醫院方面: 延長住院日數,病床週轉率降低 醫院、醫師名譽的損害 產生醫療糾紛 關閉病房、開刀房、廚房 醫院環境的污染 院內感染的後果(Ⅱ) 3. 醫院工作人員方面: 增加醫護、檢驗、藥劑各部門的工作量 對工作人員傳染的危險及心理影響 醫院內抗藥菌株的增加 4. 社區方面: 出院病人帶出抗藥菌、污染環境 家庭內家族的傳染 院內感染的方式 外因性(交叉性)感染 Exogenous infection (cross or horizontal infection) 內因性(自身或潛在性)感染 Endogenous infection (Self or latent infection) 院內感染定義演變史 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1972院內感染定義1988改版 參考國內醫院現況加以修編 CDC 顏慕庸 1988年定義之變革 對於嬰幼兒之院內感染,於新定義裡有更詳盡之描述 胎兒經產道而導致的感染為院內感染,對於母體內即經胎盤感染且出生後很快就發病者(如TORCH:德國麻疹、巨細胞病毒感染、梅毒等),則不屬於院內感染 入院時已有的感染(院外感染)轉移至其他病灶,或引起併發症者,在新定義不再視為院內感染,除非是菌種改變或症狀明顯的顯示為另一新發生之感染 在新定義中不再強調住院時間(如住院七十二小時後發生之感染)與院內感染發生之必要關係。一切悉以臨床證據為主,來判斷是否為院內感染 泌尿道感染 (UTI) 住院期間得到的泌尿道感染 1.有症狀的泌尿道感染 (Symptomatic UTI) 2.無症狀菌尿症之泌尿道感染 (Asymptomatic UTI) 壹、有症狀的泌尿道感染 症狀發燒(38℃)尿急(Urgency)頻尿(Frequency)小便困難(Dysuria)恥骨上壓痛(Suprapubi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