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选】酸碱中和
酸碱中和滴定
【学习目标】
1.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2.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方法.
3.掌握有关酸碱中和滴定的简单计算.
【学习障碍】
一、理解障碍
1.能否用未知浓度的酸(或碱)滴定已知浓度的碱(或酸).
2.指示剂的选择.
3.滴定误差的分析.
二、解题障碍
1.滴定终点的判定.
2.滴定误差的判定.
3.有关滴定的计算.
【学习策略】
一、理解策略
1.究因法认识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
误差分析的依据是:cB=,对具体中和滴定而言,是个定值;的偏大与偏小,决定了cB的变化.
推测cB的偏差,要分析滴定溶液(VA或VB)的变化:
(1)若滴下的液体是A:
①VA偏大,则cB偏大;
②VA偏小,则cB偏小;
(2)若滴下的溶液是B:
①VB偏大,则cB偏小;
②VB偏小,则cB偏大.
2.究因法认识滴与被滴的关系
中和滴定学习中有一个误区,认为可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反之,则不行.
由中和滴定的计算公式:
cB=
可以看出,只要能准确测定了VA、VB,不论谁滴谁,都是可以的.
3.两面法认识滴定终点的判定
判断中和滴定是否恰好达到滴定终点,一般有如下两种方法:
(1)滴下最后一滴,溶液颜色突变,且半分钟内不褪回原来的颜色,表明已达到滴定终点.
(2)返滴一滴,溶液又变回原来的颜色,表明此中和滴定已达到滴定终点.
4.发散法理解酸碱指示剂的选择
指示剂的选择关系到滴定终点的准确判定,它与酸碱完全反应时溶液的酸碱性有关,也与人的生理机制有关,宜从以下两方面理解.
(1)滴定终点被认为是酸碱正好完全反应时的点.滴定时酸碱的强弱不同,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酸碱性就不同,因此对指示剂的要求就不同.
①强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
不论强酸滴强碱,还是强碱滴强酸,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7,这时既可选酚酞做指示剂,也可选甲基橙做指示剂.一般不用紫色石蕊试液做指示剂,因其颜色突变不明显.
②强酸与弱碱的中和滴定
达到滴定终点(二者正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酸性,溶液pH<7,最好选甲基橙、甲基红做指示剂,一般不选酚酞和紫色石蕊试液做指示剂.
③弱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
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显碱性,pH>7,这时最好选酚酞做指示剂,一般不选紫色石蕊试液、甲基红和甲基橙做指示剂.
(2)中和滴定达到终点时,若颜色的突变是由深色变为浅色,或由有色变为无色,往往容易多滴,引起误差,是何原因?
这是由人的生理机制决定的,因为深颜色在人的视网膜上停留时间较长.当达到滴定终点,深色已突变为浅色,或有色已突变为无色时,溶液的颜色已经变化了,但人的视网膜还被深色或有色占据着,浅色或无色并没有立刻被反映到大脑中来,所以滴定还在进行,其结果自然是滴多了,从而也就造成了一定的误差.
我们都知道,当我们由亮处走向暗处时,在好长时间内看不清暗处的东西,但由暗处走向亮处时,马上就能看清亮处的东西.这与中和滴定时人眼对颜色突变的反应是一致的.于是中和滴定宜采用使无色变有色,或使浅色变深色的滴定策略,以减小误差.
范围是:
此颜色与光谱谱线颜色一致,可联系记忆.
三、解题方法
[例1]用标准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来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使用酚酞做为指示剂,下列叙述中说明恰好达到滴定终点的是
A.由红色变为深红色
B.由无色变为深红色
C.由浅红色变成深红色
D.由无色变为浅红色
解析:实验时,将酚酞滴在HCl(aq)中,这时溶液无色,当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由无色变粉红色.
答案:D
[例2]常温下,某学生用0.01 mol·L-1 H2SO4(aq)滴定0.01 mol·L-1NaOH(aq),中和后加水至100 mL.若滴定终点判定有误差:
①多滴了1滴H2SO4(aq)
②少滴了1滴H2SO4(aq)
(设1滴为0.05 mL),则①和②中c(H+)之比是
A.10
B.50
C.2.5×103
D.104
解析:如果多滴1滴H2SO4(aq),则混合液显酸性.
答案:D
评注:多滴1滴H2SO4(aq)与少滴1滴H2SO4(aq),下式成立
c1(H+)=c2(OH-)
变式训练:将题干中的“H2SO4”改为:HCl,其余不变,试选之.
答案:C
[例3]用酸滴定碱时,滴定前读酸式滴定管读数时,视线低于水平线,滴定结束时读数正确,这样会使测得的碱溶液的浓度
A.偏高
B.偏低
C.不受影响
D.不能确定
解析:由题意,得图3—4
图3—4
假设滴前液面的a mL处,却误读成了(a+0.20) mL,假设滴定后液在b mL处,实际滴入酸溶液体积(b-a) mL,却误以滴入[b-(a+0.20)] mL.根据下列公式:
c碱=
可知碱的实际浓度和误读后算出的浓度分别是c碱=
c′碱=
由于ν碱、ν酸、c酸、V碱都是定值,故有c碱′<c碱,即误读的结果,使碱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精选】通航科普:什么是通用航空公司?.doc
- 【精选】通过修改注册表彻底免疫U盘病毒.doc
- 【精选】通用申报(地税).doc
- 【精选】速递业务员(营业收寄).doc
- 【精选】透视基础.doc
- 【精选】造枯县交规考试【精选】第44套试题.pdf
- 【精选】造纸工业"十二五"规划发布 推进林纸一体化.ppt
- 【精选】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ppt
- 【精选】逻辑分析仪的触发.pdf
- 【精选】逻辑探笔课程设计 杜艳芳.doc
- 2025年金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docx
- 2025年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完美版.docx
- 2025年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参考答案.docx
- 2025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审定版.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审定版.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汇编.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推荐.docx
- 2025年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1套.docx
- 2025年长沙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