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宁省建昌高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
辽宁省建昌高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总分:15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1—6小题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3、14、15小题涂在答题卡13、14、15的位置上;主观题按要求答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第Ⅰ卷(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从3月至今,省内外考古人员在郧县五峰乡一带展开了大规模抢救性发掘。省考古研究所与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的专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当地春秋殉人墓一系列待解之谜进行了深入研究;终于撩开了郧县殉人墓中青铜器铸地、绿松石饰件矿料来源神秘的一角。
众所周知,陶范法是夏商周三代青铜铸造技术的主流,伴随中国青铜文化始终。采用青铜陶范铸造工艺时,一般要经过制模、翻范、制芯、合范阴干、焙烧、浇铸等工艺。其最后一道工序便是待熔液冷却后,打碎外范取出青铜器,再进行磨砺加工。因此,在铸造遗址附近一般都会有大量的碎范出土。然而,现已发现的偃师二里头、郑州南关外、安阳殷墟、洛阳北窑、新郑郑韩故城等铸铜作坊,都是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而令人感觉疑惑的是,同样拥有丰富铜矿资源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却至今未发现较大规模的青铜范铸遗址。
古麇国地处我国南北两大文化板块结合部的汉水中上游地区,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既受荆楚文化的熏陶,又有巴蜀文化浸润,更有秦陇文化的渗透,还有氐羌文化的遗存。古麇地出土的青铜器是南方铸制还是来源于北方,成为学界探讨的课题。
中国科技大学专家研究分析,古麇地青铜器上附着的泥芯与枣阳九连墩外来风格泥芯具有明显的差异,其泥芯中元素含量与黄河流域黄土化学特征相差较大,与南方红土化学特征相一致。“这暗示了古麇地泥芯的原料很可能来自南方红土区域,且与武汉盘龙城及荆门左琢楚墓泥芯具有同源性。”专家告诉记者,考虑到盘龙城及荆门左琢所在地属于楚国中心区域,推测这批青铜器应当是在楚国铸造成型后,再运到郧县五峰乡一带的。“古麇地高铅青铜容器及高锡低铅铜剑,都沿袭了楚国的传统合金工艺。这批铜器很可能是由楚国工匠制作而成。”
郧县春秋殉人墓除了出土大量青铜器外,每座墓还出土了珍贵的绿凇石饰件。
中国绿松石主要产于鄂西北郧县、竹山及相邻的陕西白河一带。在历史上,由于鄂西北诸县古属襄阳道管辖,这里所产的绿松石统称为襄阳句子,素有“东方绿宝石”美称。
为了探讨春秋殉人墓遗址中出土绿松石饰品的矿料来源,中国科技大学专家,对鄂西北的云盖寺、喇嘛洞、月儿潭等著名古绿松石采矿遗迹进行了调查和采样,甚至还采集了甘肃所产绿松石的样本。分析结果表明,湖北和陕西绿松石矿样品的稀土元素特征基本相似,具有稀土元素总量低,轻、重稀土元素无明显分异等显著特点,这与安徽马鞍山等地火山岩系中的绿松石稀土元素特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据此分析专家认定,郧县鲍峡镇云盖寺不仅有绿松石矿,而且还有古代采矿遗迹分布。这批春秋殉人墓遗址中出土的绿松石饰品矿料微量元素特征与其很相似,说明其绿松石原料就来自此地。
1.下列对“陶范法铸造工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陶范法铸造工艺与中国青铜文化共兴衰,是夏商周三代青铜铸造的主流技术。
B.陶范法铸造工艺复杂,一般要经过制模、翻范、制芯、合范阴干、焙烧、浇铸等。
C.陶范法铸造工艺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在熔液冷却后,打碎外范取出青铜器,再磨砺加工。
D.陶范法铸造工艺盛行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但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却很少见。
2.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古麇国地处汉水中上游地区,一直以来,受荆楚文化、巴蜀文化、秦陇文化的影响,还有氐羌文化的遗存。
B.古麇地青铜器上附着的泥芯原料来自南方红土区域,这批铜器应该是在楚国由当地工匠铸造后运送过来的。
C.春秋殉人墓遗址中绿松石饰品的矿料,经专家调查、采样、比对,确定为来自于郧县鲍峡镇云盖寺。
D.湖北与陕西绿松石矿样品的稀土元素特征基本相似,与甘肃所产绿松石矿样品的稀土元素特征不同。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古麇地出土的青铜器是南方铸制还是来源于北方,尚难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其铸造工艺采用的是陶范法。
B.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铸造遗址附近一般都会有大量的碎范出土,说明在这些地方青铜陶范铸造工艺较为流行。
C.产于鄂西北郧县、竹山及相邻的陕西白河一带的绿松石,素有“东方绿宝石”的美称,安徽马鞍山等地的绿松石则相形见绌。
D.郧县鲍峡镇云盖寺既有绿松石矿,又有古代采矿遗迹,说明其绿松石原料就来自此地。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