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梨主要害虫.pptVIP

  1.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设施梨主要害虫

第六章 设施梨主要害虫 一、梨蚜虫 二、梨木虱 三、梨小食心虫 四、梨大食心虫 五、梨茎蜂 六、梨圆蚧 七、梨黄粉蚜 一、梨蚜虫 1、梨二叉蚜 2、梨黄粉蚜 ?1、梨二叉蚜Schizaphis piricola (Matsumura) 是一种严重为害梨树叶片的重要害虫,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为害状???? 梨二叉蚜为害梨树的叶片,叶片受害后,向正面纵向卷曲。除直接为害外,所产生的大量蜜露污染叶片和果实,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 生物学特性???? 有翅成蚜:头、胸部黑色,腹部青绿色或黄色。触角第三节具感觉孔17~27枚,第四节具感觉孔6~15枚,尾片圆锥形,具6~7根条弯曲的刚毛。腹管长,圆筒形,末端向外倾斜。前翅中脉二分叉。 无翅成蚜:全体绿色或黄褐色,在背部中央具一条深色的纵带;触角第三、四节无感觉孔,其他与有翅蚜相同。 卵:初产深绿色,后变为黑色。 发生规律???? 梨二叉蚜为一种侨迁蚜,以卵在枝条的芽旁或轮痕处越冬。来年梨树发芽后,卵开始孵化,若虫孵出后先在开绽的芽顶端为害,叶片发生后,在新生叶片上为害,一直可为害到麦收前。麦收前,产生侨迁蚜,转移到狗尾草上生活,度过整个夏季和初秋。因此,梨二叉蚜仅在春季造成为害。9月中旬后,在狗尾草上再次产生侨迁蚜,回迁到梨树上,出现性母。性母于10月中下旬产生性蚜,性蚜于11月上旬产卵,以卵越冬。 防治措施:???? (1)早春喷药防治:在大约在梨树萌芽后,当卵的孵化率达到80%时喷药防治,此时虫态整齐,而且最不抗药,还可以避免药害的发生。可使用10%吡虫啉(扑虱蚜)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等喷药防治。 (2)春季药剂涂干:在开花前15天,可先将老树皮刮除,刮除的宽度10年生的树为6cm,幼龄树不能刮。刮皮时,当出现少量嫩皮即可。也可用刻条替代刮皮,条长15cm,条间间隔2cm。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使用的浓度为4~5倍涂干。当涂抹的第一遍药液干后,再涂第二遍,然后用地膜包扎起来。用药5天后,即可杀死几乎100%的蚜虫,并可维持药效长达50天,即一个生长季节。但需注意的是,在5月下旬应及时将地膜去处,否则在雨季会造成树皮腐烂。 (3)发生期防治:在该蚜发生时,可使用10%吡虫啉(扑虱蚜)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3%莫比朗乳油1500倍液、25%阿克泰水分散颗粒剂10000倍液、20%灭多威乳油1000倍液、90%万灵可湿性粉剂6000倍液40.3%速扑杀乳油15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1500倍液等。 2、梨黄粉蚜 梨黄粉蚜(Aphunostigma jakusiensis Kishida)是一种为害梨果实的重要害虫。 在我国分布于山东、河北、四川和辽宁等地,在山东省主要分布在胶东及济南地区。 其为害果实和枝条以及枝干的嫩皮处。在果实上多在两洼尤其是萼洼处为害,果实受害后,呈锈斑木栓状突起,或变黑、龟裂、腐烂。枝干上出现枯死龟裂状、一般蚜虫为成堆为害,虫卵集聚在一起,似黄粉状。 形态特征 成虫:该虫为多型性蚜虫,有干母、普通型、性母和有性型4种。干母、普通型、性母均为雌性,行孤雄卵生,形态相似。体呈倒卵圆形,长0.7一0.8毫米,鲜黄色,触角3节,足短小,无腹管,有性型雌虫体长约0.47毫米,雄虫长0.35毫米左右,长椭圆形,鲜黄色。口器退化。 卵:??椭圆形。越冬卵长0.33毫米,淡黄色。产生普通型和性母的卵,长0.26~0.3毫米,黄绿色。产生有性型的卵,长0.36~0.42毫米,黄绿色。 若虫:形态与成虫相似,仅体较小,淡黄色。 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8~10代,以卵在果台、树皮裂缝或翘皮下或枝干上的残附物内越冬。 翌春梨树开花期。卵孵化为干母若虫,先在梨树翘皮处刺吸汁液,羽化为成虫后产卵繁殖。6月上中旬开始向果实上转移,6月下旬至7月上旬,多群集于果实等洼处为害、繁殖,继而蔓延到果面上。8月中旬果实接近成熟期,为害最为严重。8~9月出现有性蚜,雌雄交尾后转到果台等处产卵越冬。普通型成虫每天最多产卵10粒,一生平均产卵约150粒,性母每天约产卵3粒。生育期内各代卵期5~6天,若虫期7~8天。成虫寿命除有性型较短外,其他各型均30余天,干母可达100天以上。成虫活动力较差,喜在背阴处栖息为害。温暖干燥的环境对其发生有利,低温高湿则不利于其发生。一般无萼片的梨品种受害轻,有萼片受害重。弱树受害重,地势高处受害轻。采收期早的梨常带有梨黄粉蚜,在贮藏、运输、销售期间仍可继续繁殖为害,引起大量腐烂。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冬春季,彻底刮除老翘皮,清除树体上的残附物,消灭越冬虫卵。 2、药剂防治:梨芽萌动前树喷5倍柴油乳剂杀卵。在为害梨果期 首先应在梨果套袋前全树喷施10%吡虫啉(扑虱蚜)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等。在套袋时,袋口可用农药处理一下,效果

文档评论(0)

ipad0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